普车诗词>李咸用的诗>秋望>

秋望,李咸用秋望全诗,李咸用秋望古诗,秋望翻译,秋望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咸用

云阴惨澹柳阴稀,游子天涯一望时。
风闪雁行疏又密,地回江势急还迟。
荣枯物理终难测,贵贱人生自不知。
未达谁能多叹息,尘埃争损得男儿。

秋望译文

阴云笼罩,天色昏暗,柳树也变得稀疏。漂泊在外的游子,正值这天涯一望的时刻,心中思绪万千。 狂风吹过,雁群的队伍时疏时密,忽聚忽散。江水回旋,江流的态势时而湍急,时而缓慢。 草木的荣盛与枯萎,是自然变化的规律,实在难以预测。人生的富贵与贫贱,也是自身无法知晓的。 在没有飞黄腾达之前,谁又能过多地叹息呢?男子汉大丈夫,怎能为了微小的得失而损耗自己的志气呢?

秋望注释

  • 云阴惨澹:阴云笼罩,天色昏暗。惨澹,昏暗的样子。
  • 柳阴稀:柳树的绿荫变得稀疏。指秋季柳叶凋零。
  • 游子:离家在外的人。
  • 天涯一望时:指游子在天涯遥望家乡的时候。
  • 风闪雁行:狂风吹过,雁群的队伍忽聚忽散。雁行,雁的行列。
  • 疏又密:时而疏散,时而密集。
  • 地回江势:地势回旋,江流的态势也随之变化。
  • 急还迟:时而湍急,时而缓慢。
  • 荣枯物理:草木荣盛与枯萎的自然规律。物理,事物的道理。
  • 贵贱人生:人生的富贵与贫贱。
  • 未达:没有飞黄腾达。
  • 谁能多叹息:谁又能过多地叹息呢?意思是不要过多地叹息。
  • 尘埃:比喻微小的得失。
  • 争损得男儿:怎能因为微小的得失而损耗自己的志气呢?得男儿,指男子汉大丈夫。

秋望讲解

这首诗是诗人李咸用在秋日遥望远方时所作。诗中描写了秋日萧瑟的景象,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感情,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叹。

首联描绘了秋日阴沉、萧条的景象。“云阴惨澹柳阴稀”,用“云阴”、“柳阴”写出了秋天的特点,烘托了悲凉的气氛,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。“游子天涯一望时”,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,也暗示了诗人思乡的感情。

颔联描写了秋日中的雁群和江水。“风闪雁行疏又密,地回江势急还迟”,诗人用“疏又密”、“急还迟”来描写雁群和江水的动态,使画面更加生动,也暗示了人生的变幻莫测。

颈联是议论,诗人感叹人生的荣枯、贵贱都是难以预测的。“荣枯物理终难测,贵贱人生自不知”,诗人用“难测”、“不知”来表达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困惑,也流露出一种听天由命的思想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抱负。“未达谁能多叹息,尘埃争损得男儿”,诗人认为,在没有飞黄腾达之前,不应该过多地叹息,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有自己的志向和抱负,不应该为了微小的得失而损耗自己的志气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一种精神追求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,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叹和对自身价值的追求。

李咸用[唐代]

李咸用,唐,生卒年不详。族望陇西(今甘肃临洮)。习儒业,久不第,曾应辟为推官。因唐末乱离,仕途不达,遂寓居庐山等地。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《唐李推官披沙集序》、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九、《唐才子传》卷一〇《殷文圭》附。咸用工诗,尤擅乐府、律诗。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。为善写“征人凄苦之情”,有“国风之遗音,江左之异曲”(《唐李推官披沙集序》)。辛文房则诋为“气格卑下”(《唐才子传》)。与修睦、来鹏等有交谊,时有唱酬。作诗颇多,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九著录《披沙集》6卷。《全唐诗》存诗3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8d820b18df26a73429b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