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咸用的诗>送曹税>

送曹税,李咸用送曹税全诗,李咸用送曹税古诗,送曹税翻译,送曹税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咸用

掺袂向春风,何时约再逢。
若教相见密,肯恨别离重。
芳草渔家路,残阳水寺钟。
落帆当此处,吟兴不应慵。

送曹税译文

我们手拉着手,在春风中依依惜别,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逢?如果能够经常相见,又怎会如此痛恨这离别之苦呢?去往你渔家的路,长满了芳草,残阳西下,水边的寺庙传来悠扬的钟声。希望你在此处停船靠岸时,吟诗作赋的兴致不应减退。

送曹税注释

  • 掺袂(chān mèi):拉着衣袖,表示依依不舍。袂,衣袖。
  • 若教(ruò jiāo):如果,假如。教,使,令。
  • 水寺(shuǐ sì):临水的寺庙。
  • 落帆(luò fān):停船靠岸。
  • 吟兴(yín xìng):吟诗的兴致。
  • 慵(yōng):懒惰,懈怠。

送曹税讲解

这是一首送别诗,表达了诗人李咸用与友人曹税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,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期盼和鼓励。

首联“掺袂向春风,何时约再逢”直接描写送别时的情景。诗人与友人手拉着手,在春风中告别,语气中充满了不舍和对未来相见的期盼。“何时约再逢”一句,既是对友人的问候,也表达了自己对重逢的渴望,为全诗奠定了伤感却又充满希望的基调。

颔联“若教相见密,肯恨别离重”进一步抒发了离别之情。诗人设想,如果能够经常相见,又怎么会如此痛恨这离别呢?反问的语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,也暗示了两人相聚的艰难。

颈联“芳草渔家路,残阳水寺钟”描绘了友人归途的景象。芳草萋萋,暗示了友人所去之处是远离尘嚣的渔家,也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。残阳西下,水寺传来钟声,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之情。这两句诗意境优美,也蕴含着诗人对友人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尾联“落帆当此处,吟兴不应慵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和鼓励。诗人希望友人在归途中停船靠岸时,不要忘记吟诗作赋,保持对生活的热爱。 “吟兴不应慵”既是对友人的劝勉,也是诗人对自己的鼓励,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。

全诗语言朴实自然,感情真挚动人。诗人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写和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期盼,表达了深厚的友情,也展现了唐代文人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。诗中既有离别的伤感,也有对未来的希望,使全诗充满了感染力。

李咸用[唐代]

李咸用,唐,生卒年不详。族望陇西(今甘肃临洮)。习儒业,久不第,曾应辟为推官。因唐末乱离,仕途不达,遂寓居庐山等地。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《唐李推官披沙集序》、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九、《唐才子传》卷一〇《殷文圭》附。咸用工诗,尤擅乐府、律诗。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。为善写“征人凄苦之情”,有“国风之遗音,江左之异曲”(《唐李推官披沙集序》)。辛文房则诋为“气格卑下”(《唐才子传》)。与修睦、来鹏等有交谊,时有唱酬。作诗颇多,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九著录《披沙集》6卷。《全唐诗》存诗3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6279a438ab59a54628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