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山莫栽桃,有地宜种竹。
此竹岂不佳,清阴蔽茅屋。
朝有孤凤翔,暮有白鹤宿。
桃花艳春风,蜂蝶趁麄俗。
花谢不复来,相媚一饷足。
大家都搜:
感物译文
有山的地方不要栽种桃花,有土地的地方应该种植竹子。
这里的竹子难道不好吗?它清幽的绿荫可以遮蔽茅屋。
早晨有孤独的凤凰飞来,傍晚有白鹤栖息。
桃花在春风中显得妖艳,引来蜜蜂蝴蝶追逐,显得粗俗。
花谢了就不会再来,它们彼此之间的献媚只是一时的满足。
感物注释
感物讲解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推崇和对庸俗事物的厌恶。诗人通过对比竹子和桃花,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。
诗的前四句写竹子的优点。有山地应该种竹,因为竹子清幽高雅,其绿荫能遮蔽简陋的茅屋,给诗人带来宁静和舒适。诗人反问“此竹岂不佳”,强调竹子的美好。
接下来的四句描写竹子吸引来的高雅之物。早晨有凤凰飞来,傍晚有白鹤栖息,这些都是高洁的象征,与竹子的品格相符。
最后四句写桃花的庸俗和短暂。桃花虽然艳丽,但只能引来追逐名利的蜂蝶,显得粗俗。而且桃花花期短暂,花谢之后便不再来,其互相献媚也只是一时的满足。
通过对比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庸俗事物的鄙视。他希望自己能像竹子一样,保持高雅的品格,远离庸俗的纷扰。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常有的隐逸情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579f0ae0866f9779cc0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