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秉忠的诗>点绛唇·天上春来>

点绛唇·天上春来,刘秉忠点绛唇·天上春来全诗,刘秉忠点绛唇·天上春来古诗,点绛唇·天上春来翻译,点绛唇·天上春来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元代] 刘秉忠

天上春来,满前芳草迷归路。
楚山湘浦。
朝暮谁云雨。
凤吹初听,认是吹箫侣。
刘郎去。
碧桃千树。
世外无寻处。

点绛唇·天上春来译文

天上的春天降临人间,眼前到处是茂盛的芳草,迷失了回家的路。远处的楚山湘水,早晚又有谁在那里兴云作雨呢? 隐约听到凤凰的鸣叫声,起初还以为是吹箫的伴侣。刘郎已经离去,碧桃花开了千树万树,世外桃源再也无法寻觅。

点绛唇·天上春来注释

  • 点绛唇:词牌名。
  • 天上春来:指天上的春天降临人间,形容春天来临。
  • 满前:眼前到处。
  • 芳草迷归路:茂盛的芳草使人迷失了回家的路。
  • 楚山湘浦:指楚地的山和湘江的岸边。泛指南方一带。
  • 朝暮谁云雨:早晚有谁在那里兴云作雨呢?形容男女欢会。
  • 凤吹:指凤凰的鸣叫声。
  • 吹箫侣:指吹箫的伴侣,这里指仙人。
  • 刘郎:指刘晨,传说中他与阮肇一同入天台山采药,遇到仙女的故事。
  • 碧桃千树:指碧桃花开了千树万树,形容桃花盛开的美景。
  • 世外无寻处:世外桃源再也无法寻觅。

点绛唇·天上春来讲解

这首词描写了春天来临时的景象,以及对仙境的向往和寻觅不到的惆怅。

上阕描写春景。起句“天上春来”,点明时令,描绘春天的到来。“满前芳草迷归路”则描绘了春天草木茂盛的景象,也暗示了词人迷失方向,找不到归宿的心情。“楚山湘浦。朝暮谁云雨”则以楚山湘水的传说,暗示男女欢会,也暗示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。

下阕抒发情感。“凤吹初听,认是吹箫侣”,写词人听到凤凰的鸣叫声,误以为是仙人的吹箫声,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。“刘郎去。碧桃千树。世外无寻处”,则以刘晨阮肇入天台山的故事,暗示仙境难寻,表达了词人寻觅不到理想境界的惆怅和失落。

全词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,以及寻觅不到的惆怅。

刘秉忠[元代]

刘秉忠(1216-1274年),初名刘侃,字仲晦,号藏春散人,邢州(今河北邢台市)人。因信佛教改名子聪,任官后而名刘秉忠。元朝杰出政治家、文学家。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,对于元代政治体制、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。同时,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。至元十一年,逝世。元世祖赠太傅,封赵国公,谥号文贞。元成宗时,追赠太师,改谥文正。元仁宗时,追封常山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5a46a9e651501044df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