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黎廷瑞的诗>八声甘州(金陵怀古)>

八声甘州(金陵怀古),黎廷瑞八声甘州(金陵怀古)全诗,黎廷瑞八声甘州(金陵怀古)古诗,八声甘州(金陵怀古)翻译,八声甘州(金陵怀古)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黎廷瑞

恨巨灵、多事凿长江,消沈几英雄。
恨乌江亭长,天机轻泄,说与重瞳。
更恨南阳耕叟,撺掇紫髯翁。
一弹金陵土,战虎争龙。
杯酒凤凰台上,对石城流水,钟阜诸峰。
问六朝陵阙,何处是遗踪。
后庭花、更无留响,渺春潮、残照笛声中。
悲欢梦,芜城杨柳,几度春风。

八声甘州(金陵怀古)译文

痛恨巨灵神多事,开凿长江,消磨了多少英雄豪杰。痛恨乌江亭长,轻易泄露天机,告诉了项羽。更痛恨南阳的耕夫,怂恿了紫髯的王莽。轻轻弹去金陵的泥土,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争夺天下的激烈。

在凤凰台上把酒临风,面对石城的流水,钟山的诸峰。试问六朝的陵墓宫阙,哪里还能寻觅到遗迹?《后庭花》的靡靡之音早已消散,只有春潮涌动,残阳映照下的笛声依稀可辨。悲欢离合就像一场梦,芜城的杨柳,经历了多少个春风的吹拂。

八声甘州(金陵怀古)注释

  • 八声甘州: 词牌名。
  • 金陵: 今江苏省南京市,六朝古都。
  • 巨灵: 神话传说中的神,力大无比,曾开山疏河。这里指责其开凿长江,改变了地理形势,引发战乱。
  • 多事: 指没事找事,这里是责怪的意思。
  • 消沈: 埋没,消磨。
  • 乌江亭长: 指项羽兵败自刎乌江时,亭长劝他渡江东山再起,项羽不听。
  • 天机: 指上天的意旨或重要的秘密。
  • 轻泄: 轻易泄露。
  • 重瞳: 指项羽,相传他有双瞳。
  • 南阳耕叟: 指汉光武帝刘秀,起兵前隐居南阳。
  • 撺掇: 怂恿,鼓动。
  • 紫髯翁: 指王莽,他有紫色的胡须。
  • 金陵土: 指南京的土地,这里暗指曾经发生的战争和历史事件。
  • 战虎争龙: 比喻英雄豪杰争夺天下。
  • 凤凰台: 在今南京市。传说南朝刘宋时,有凤凰集于此山,因此得名。
  • 石城: 南京的别称。
  • 钟阜: 即钟山,在南京市东郊。
  • 六朝: 指三国吴、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六个朝代,都建都于金陵。
  • 陵阙: 帝王的陵墓宫殿。
  • 遗踪: 遗迹。
  • 后庭花: 指南朝陈后主所作的歌曲《玉树后庭花》,被认为是亡国之音。
  • 留响: 留下声响。
  • 春潮: 春天的潮水。
  • 残照: 夕阳的余晖。
  • 芜城: 指荒芜的城池。这里指金陵经过战乱后的景象。

八声甘州(金陵怀古)讲解

这首词是作者在金陵怀古时所作,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兴亡的思考。词人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,如巨灵开江、乌江亭长、王莽篡汉等,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和对英雄人物的惋惜。

上阕主要追溯了金陵历史上的重大事件,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判。词人将历史的责任归咎于巨灵、乌江亭长和王莽,看似简单,实则蕴含着对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。

下阕则将视野转向现实,描写了金陵的景象。凤凰台、石城流水、钟山诸峰,这些景物都见证了金陵的兴衰。词人感叹六朝陵阙无处可寻,历史的痕迹已经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。而《后庭花》的靡靡之音早已消散,只剩下春潮和残照,更增添了词人的悲凉之感。最后,词人以芜城杨柳作结,感叹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短暂,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体验。

整首词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词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。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如用典、比喻等,使得词作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。同时,词人的情感也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,使得景物描写更具有感染力。

黎廷瑞[宋代]

黎廷瑞(1250年~1308年),字祥仲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度宗成淳七年(1271)赐同进士出身,时年二十二。授肇庆府司法参车,需次未上。宋亡,幽居山中十年,与吴存、徐瑞等遥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摄本郡教事。凡五年。退后不出,更号俟庵。武宗至大元年卒。有《芳洲集》三卷,收入清史简编《鄱阳五家集》中。事见本集卷首小传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52f86237dcd59fed13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