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炳的诗>过钱朝阳故居有感柬程伯羽汪宗彝>

过钱朝阳故居有感柬程伯羽汪宗彝,刘炳过钱朝阳故居有感柬程伯羽汪宗彝全诗,刘炳过钱朝阳故居有感柬程伯羽汪宗彝古诗,过钱朝阳故居有感柬程伯羽汪宗彝翻译,过钱朝阳故居有感柬程伯羽汪宗彝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] 刘炳

短墙依旧草堂深,兰径重过思不禁。
芍药红残花漂雨,甘棠绿嫩树成阴。
帖临青李池遗墨,曲奏朱丝壁忆琴。
回首风流陈迹冷,山阳邻笛泪沾襟。

过钱朝阳故居有感柬程伯羽汪宗彝译文

矮墙依旧,掩映着深深的草堂,再次走过兰花小径,思绪难以抑制。芍药花凋谢,残红随着雨水飘零,甘棠树枝叶翠绿,已然成荫。池边青李树下,仿佛还能看到临摹字帖的遗墨,面对着墙壁,仿佛还能听到用上好琴弦演奏的乐曲。回首往昔,那些风流韵事早已冷却,听到邻人吹奏的笛声,不禁泪湿衣襟。

过钱朝阳故居有感柬程伯羽汪宗彝注释

  • 钱朝阳:即钱谦益,字受之,号牧斋、蒙叟、东涧遗老等,常熟人。明末清初著名学者、文学家。
  • 柬:赠送,呈献。
  • 程伯羽、汪宗彝:皆为作者的朋友。
  • 短墙:矮墙。
  • 草堂深:指草堂幽深。
  • 兰径:种满兰花的Paths。
  • 芍药:一种花卉。
  • 甘棠:一种树木,古代常在树下听政,后用以怀念贤者。
  • 帖临青李池遗墨:指钱谦益曾经在池边青李树下临摹字帖,如今只留下遗迹。
  • 曲奏朱丝壁忆琴:指钱谦益曾经对着墙壁演奏用朱丝弦制作的琴,如今只能回忆。朱丝,上好的琴弦。
  • 风流:指风雅、才华。
  • 陈迹冷:指往事已经冷却,不复存在。
  • 山阳邻笛:用晋代山阳县人嵇康善于弹琴,临刑前奏《广陵散》的故事,来比喻钱谦益的遭遇和才华。
  • 泪沾襟:眼泪打湿衣襟,形容悲伤。

过钱朝阳故居有感柬程伯羽汪宗彝讲解

这首诗是刘炳凭吊钱谦益故居时所作,并赠与友人程伯羽、汪宗彝。诗中表达了对钱谦益的追思和惋惜之情,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、物是人非的感慨。

首联点明地点和凭吊之情。“短墙依旧草堂深,兰径重过思不禁”,诗人来到钱谦益故居,看到矮墙依旧,草堂幽深,再次走过兰花小径,不由得思绪万千,难以自已。一个“重”字,表明诗人并非首次来此,更可见其对钱谦益的敬仰之情。

颔联描写故居景象。“芍药红残花漂雨,甘棠绿嫩树成阴”,芍药花凋谢,残红随着雨水飘零,甘棠树枝叶翠绿,已然成荫,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。芍药的残红,暗示了钱谦益晚年的境遇;甘棠的绿荫,则象征着历史的传承。

颈联追忆往昔。“帖临青李池遗墨,曲奏朱丝壁忆琴”,诗人想象当年钱谦益在池边青李树下临摹字帖,对着墙壁演奏用朱丝弦制作的琴,如今只能看到遗迹,徒留回忆。这两句运用了典故,暗示了钱谦益的才华和风雅。

尾联抒发感慨。“回首风流陈迹冷,山阳邻笛泪沾襟”,回首往昔,那些风流韵事早已冷却,不复存在。听到邻人吹奏的笛声,不禁泪湿衣襟。诗人以“山阳邻笛”的典故,表达了对钱谦益遭遇的同情和惋惜,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。
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既有对钱谦益的追思,也有对历史的感慨,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凭吊之作。

刘炳[]

元明间江西鄱阳人,字彦炳。元顺帝至正中,从军于浙。元末诣朱元璋,献书言事。平江西,授中书典签。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,除东阿知县。旋以病告归,年六十九卒。工诗,有《春雨轩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2ae568cb8c56d140220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