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溥的诗>虏使再至喜而有作>

虏使再至喜而有作,刘溥虏使再至喜而有作全诗,刘溥虏使再至喜而有作古诗,虏使再至喜而有作翻译,虏使再至喜而有作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] 刘溥

北使成群去复来,喧传欲奉上皇回。
悬河涕泪经年尽,匝地风尘一旦开。
福德果符休士兆,英雄空抱救时才。
只愁猾虏多翻覆,早迓鸣鸾入紫台。

虏使再至喜而有作译文

北方的使者成群结队,一拨刚走,一拨又来,喧闹地宣扬着要迎奉太上皇返回。 思念太上皇,流淌的泪水几乎流尽,弥漫天下的战乱尘埃一旦消散。 国家有福,果然应验了休兵罢战的吉兆,(可惜)那些英雄空怀着匡扶时局的才能。 只是担心狡猾的敌虏反复无常,希望早日迎接太上皇返回京城。

虏使再至喜而有作注释

  • 虏使:指金国的使者。当时金国掳走了宋徽宗、宋钦宗。
  • 上皇:指被金国俘虏的宋徽宗。
  • 悬河:比喻滔滔不绝。
  • 匝地:遍地,满地。
  • 休士兆:休兵罢战的征兆。
  • 英雄:指有才能却无法施展的人,暗指抗金将领。
  • 猾虏:狡猾的敌人,指金人。
  • 翻覆:反复无常。
  • 鸣鸾:指皇帝的车驾。鸾是一种神鸟,古代常以鸾铃装饰皇帝的车驾。此处代指宋徽宗。
  • 紫台:指京城,皇宫。

虏使再至喜而有作讲解

这首诗是作者在得知金国使者再次前来,并声称要送回被俘的宋徽宗时所作。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太上皇归来的期盼,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。

首联写金使频繁往来,带来了迎回太上皇的消息,气氛显得喧闹而充满希望。

颔联写长期盼望太上皇归来,泪水几近流干,一旦和平到来,希望战乱能够平息。用“悬河”形容思念之情的深切,用“匝地风尘”反衬对和平的渴望。

颈联写国家有福,终于出现了休兵罢战的吉兆。但同时,也暗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。

尾联表达了作者的担忧,害怕金人反复无常,希望能够尽快迎接太上皇返回京城,以稳定局势。

全诗语言流畅,感情真挚,既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,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担忧,反映了当时人们复杂的心情。

刘溥[]

苏州府长洲人,字原博。祖、父皆以医得官。宣德初,以善医授惠州局副使。后调太医院吏目。博通经史,精天文律历之学,亦善画工诗,与晏铎、王淮、汤胤绩、苏平、邹亮、蒋忠等号“景泰十才子”,常被推为盟主。有《草窗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7887f6b821b43a522640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