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咸用的诗>边城听角>

边城听角,李咸用边城听角全诗,李咸用边城听角古诗,边城听角翻译,边城听角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咸用

戍楼鸣画角,寒露滴金枪。
细引云成阵,高催雁著行。
唤回边将梦,吹薄晓蟾光。
未遂终军志,何劳思故乡。

边城听角译文

边塞的城楼上响起了嘹亮的号角声,寒冷的露水滴落在闪着寒光的长枪上。低沉的号角声仿佛牵引着云彩结成阵势,高亢的号角声催促着大雁排成行列。号角声唤醒了边疆将士的梦,吹散了拂晓时分淡淡的月光。我未能实现终军请缨报国的志向,又何必劳神思念故乡呢?

边城听角注释

  • 戍楼:边防驻军的城楼。
  • 画角:古代军中用的号角,上面绘有彩画。
  • 金枪:泛指武器,这里指闪着寒光的长枪。
  • 云成阵:形容号角声低沉有力,仿佛牵引着云彩结成战斗阵势。
  • 雁著行:形容号角声高亢激越,催促着大雁排成行列南飞。著,通“着”,排列。
  • 边将:镇守边疆的将士。
  • 晓蟾光:拂晓时分的月光。蟾,指月亮。
  • 终军:西汉人,少年时有大志,曾自请出使南越,愿以长缨缚住越王。后用“终军请缨”比喻立志报国。
  • 未遂:没有实现。
  • 何劳:何必。

边城听角讲解

这首诗描写了边塞清晨的景象和戍边将士的心情。首联描写了边塞的特定环境:高耸的戍楼,雄浑的号角,寒冷的露水,闪光的长枪,渲染了一种肃杀、雄壮的氛围,为全诗奠定了基调。

颔联进一步描写号角的声音,用“细引云成阵,高催雁著行”两个生动的比喻,将号角的声音形象化,低沉时仿佛牵引云彩结成战阵,高亢时仿佛催促大雁排成行列,极富感染力。

颈联写号角声的作用,既唤醒了将士的梦,又吹散了淡淡的月光,暗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,将士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的戍边生活中。

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情感。诗人以终军自比,表达了自己未能实现报国志向的遗憾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坚守边疆、不思乡的决心。

全诗意境开阔,语言精炼,通过对边塞景象和号角声的描写,表达了戍边将士的爱国情怀和保家卫国的决心。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边塞景色之中,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意蕴。既有边塞诗的苍凉雄浑,又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
李咸用[唐代]

李咸用,唐,生卒年不详。族望陇西(今甘肃临洮)。习儒业,久不第,曾应辟为推官。因唐末乱离,仕途不达,遂寓居庐山等地。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《唐李推官披沙集序》、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九、《唐才子传》卷一〇《殷文圭》附。咸用工诗,尤擅乐府、律诗。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。为善写“征人凄苦之情”,有“国风之遗音,江左之异曲”(《唐李推官披沙集序》)。辛文房则诋为“气格卑下”(《唐才子传》)。与修睦、来鹏等有交谊,时有唱酬。作诗颇多,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九著录《披沙集》6卷。《全唐诗》存诗3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a92ac5e3d2b72f2616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