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梁启超的诗>满江红 赠魏二 >

满江红 赠魏二 ,梁启超满江红 赠魏二 全诗,梁启超满江红 赠魏二 古诗,满江红 赠魏二 翻译,满江红 赠魏二 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近代] 梁启超

如此江山,送多少英雄去了。
又尔我蹋尘独漉,睨天长啸。
炯炯一空馀子目,便便不合时宜肚。
向人间一笑醉相逢,两年少。
使不尽,灌夫酒。
屠不了,要离狗。
有酒边狂哭,花前狂笑。
剑外惟馀肝胆在,镜中应诧头颅好。
问匏黄阁外一畦蔬,能同否。

满江红 赠魏二 译文

这壮丽的江山,送走多少英雄豪杰啊!如今你我如同在泥泞中踽踽独行,仰望天空发出长啸。眼中闪耀着不甘平庸的光芒,腹中却装满了与世俗格格不入的牢骚。在人世间相逢一笑,醉酒言欢,感觉年轻了许多。

尽情畅饮,像灌夫那样豪饮美酒。即使要像要离那样行刺,也要先痛饮一番。时而举杯痛哭,时而在花前开怀大笑。身处剑南,唯有肝胆依旧赤诚,面对镜子,惊讶于自己依然年轻的头颅。想问问在黄阁之外,能否像邵平一样一起隐居田园,耕种那一方菜地?

满江红 赠魏二 注释

  • 满江红:词牌名。
  • 魏二:指魏宗晋,梁启超的朋友。
  • 江山:指国家,社会。
  • 蹋尘独漉:在泥泞中独自前行。形容处境艰难,孤独。
  • 睨天:仰视天空,表示不甘平庸,有所追求。
  • 炯炯一空馀子目:眼睛明亮有神,不甘心碌碌无为。馀子目,比喻不甘心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。
  • 便便不合时宜肚:形容腹中装满了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思想和牢骚。便便,大腹便便。时宜,当时的环境。
  • 灌夫酒:指西汉灌夫嗜酒,豪爽任侠。这里借指豪饮。
  • 要离狗:指春秋时吴国刺客要离。他为了刺杀庆忌,不惜断臂,欺骗庆忌以取得信任。后成功刺杀庆忌,自己也自杀而死。这里借指为国牺牲的决心。
  • 剑外:指剑门关之外,即四川一带。当时梁启超在四川。
  • 头颅好:指头发乌黑,容颜未老。
  • 匏瓜:隐士邵平在秦亡后,于长安城东种瓜,瓜味甜美,被称为“东陵瓜”。后人以“东陵瓜”、“匏瓜”指隐士的生活。
  • 黄阁:汉代丞相公孙弘以博士至丞相,起家于布衣,所以朝廷特地为他在丞相府中盖了一间草屋,称“黄阁”。后代便称宰相为“黄阁”。
  • 一畦蔬:一块菜地。
  • 能同否:能否一起过隐居田园的生活。

满江红 赠魏二 讲解

这首词是梁启超赠给朋友魏宗晋的。词中表达了作者身处乱世,虽然壮志难酬,但仍然保持着乐观豪迈的情怀,以及对朋友的深厚情谊。

上阕主要描写了作者和朋友的处境和心情。他们身处乱世,感到孤独和不被理解,但仍然保持着追求理想的决心。 “炯炯一空馀子目,便便不合时宜肚”两句,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和朋友不甘平庸,但又与世俗格格不入的状态。 “向人间一笑醉相逢,两年少”一句,则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,以及与朋友相逢的喜悦。

下阕主要描写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“使不尽,灌夫酒。屠不了,要离狗”两句,以典故表达了作者豪饮和为国牺牲的决心。“剑外惟馀肝胆在,镜中应诧头颅好”两句,则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逆境,但仍然保持着赤诚的肝胆和年轻的心态。最后,“问匏黄阁外一畦蔬,能同否”一句,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田园生活的向往,以及希望与朋友一起归隐的愿望。

整首词语言豪放,感情真挚,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精神。它既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,也表达了作者对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追求。

梁启超[近代]

梁启超(1873年2月23日—1929年1月19日),字卓如,一字任甫,号任公,又号饮冰室主人、饮冰子、哀时客、中国之新民、自由斋主人。清朝光绪年间举人,中国近代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戊戌变法(百日维新)领袖之一、中国近代维新派、新法家代表人物。幼年时从师学习,八岁学为文,九岁能缀千言,17岁中举。后从师于康有为,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。维新变法前,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“公车上书”运动,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,又与黄遵宪一起办《时务报》,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,并著《变法通议》为变法做宣传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22e1117556daafc6aa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