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峤的诗>>

筝,李峤筝全诗,李峤筝古诗,筝翻译,筝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筝

[唐代] 李峤

蒙恬芳轨设,游楚妙弹开。
新曲帐中发,清音指下来。
钿装模六律,柱列配三才。
莫听西秦奏,筝筝有剩哀。

筝译文

蒙恬当年修筑的驰道已经湮没,而您弹奏的妙音却如楚地新开的乐章。 新曲在华丽的帐中响起,清脆的音符从指尖流淌。 筝身用螺钿装饰,象征着六律,筝柱排列有序,对应着天、地、人三才。 请不要去听那西秦的筝曲,因为它弹奏的都是剩余的哀伤。

筝注释

  • 蒙恬:秦朝大将,奉命修筑驰道,连接各地的交通要道。这里借指筝的历史悠久。
  • 芳轨:指美好的车辙,借代指蒙恬修筑的驰道。
  • 游楚:指筝的演奏,也可能指演奏者或筝的风格带有楚地的特色。
  • 妙弹:精妙的弹奏。
  • 钿(diàn)装:用螺钿装饰。螺钿是用贝壳磨制成薄片,镶嵌在器物表面的一种装饰工艺。
  • 六律:古代音乐的十二律中的阳律,即黄钟、太簇、姑洗、蕤宾、夷则、无射。这里指筝的音律齐全。
  • 柱列:指筝的雁柱排列。雁柱是支撑筝弦的支柱,可以移动以调节音高。
  • 三才:指天、地、人。古代哲学认为这三者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。
  • 西秦奏:指西秦风格的筝曲。西秦是古代的一个地区,其音乐可能带有哀怨的特点。
  • 筝筝:象声词,形容筝的声音。
  • 剩哀:剩余的哀伤,指筝曲中过多的悲伤情感。

筝讲解

这首诗歌颂了筝的优美和雅正,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度悲伤音乐的批判。

首联以蒙恬修筑驰道起兴,暗示筝的历史悠久,与下句“游楚妙弹开”形成对比,蒙恬芳轨已经消失不见,但筝的妙音却能历久弥新。

颔联描写筝的演奏场景,新曲在华丽的帐中奏响,清音从指尖流淌而出,营造出一种优美动听的氛围。

颈联从筝的构造入手,赞美其精美和蕴含的文化内涵。螺钿装饰象征着音律的和谐,雁柱排列对应着天、地、人三才,体现了古人对音乐与宇宙的深刻理解。

尾联则笔锋一转,劝诫人们不要沉溺于哀怨的音乐之中,因为过度的悲伤会让人消沉。诗人推崇的是积极向上、健康美好的音乐。

全诗语言精炼,意境优美,既展现了筝的艺术魅力,也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审美追求。通过对筝的赞美,诗人也 Implicitly 表达了对积极人生态度的倡导。

李峤[唐代]

李峤(644~713) ,唐代诗人。字巨山。赵州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。他前与王勃、杨炯相接,又和杜审言、崔融、苏味道并称“文章四友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1588f9f0e72f022e3f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