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山甫的诗>谒翰林刘学士不遇>

谒翰林刘学士不遇,李山甫谒翰林刘学士不遇全诗,李山甫谒翰林刘学士不遇古诗,谒翰林刘学士不遇翻译,谒翰林刘学士不遇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山甫

梦绕清华宴地深,洞宫横锁晓沈沈。
鹏飞碧海终难见,鹤入青霄岂易寻。
六尺羁魂迷定止,两行愁血谢知音。
平生只耻凌风翼,随得鸣珂上禁林。

谒翰林刘学士不遇译文

梦魂萦绕的清华宫,宴饮之地幽深莫测,洞府宫门紧锁,清晨也一片沉寂。大鹏展翅高飞于碧海,终究难以见到,仙鹤冲入青霄,又怎能轻易寻觅?我这六尺之躯,羁旅之魂,迷失了方向。满怀愁苦的泪水,也难以找到理解我的知音。平生最羞愧的是,没有凭借风力而高飞,最终只能跟随显贵之人,进入禁林。

谒翰林刘学士不遇注释

  • :拜访。
  • 翰林学士:官名,唐代始置,掌管文学撰述等事。
  • 清华:指清华宫,唐代宫殿名,在长安。
  • 宴地深:指宫廷宴饮之处,幽深难测。
  • 洞宫:指神仙居住的洞府宫殿。
  • 横锁:指宫门紧闭。
  • 晓沈沈:清晨也沉寂无声。
  • 鹏飞碧海:比喻刘学士身居高位,难以见到。鹏,传说中的大鸟。碧海,指广阔的海洋,比喻朝廷。
  • 鹤入青霄:比喻自己难以寻觅到机会。青霄,指高空。
  • 六尺羁魂:指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身躯和灵魂。六尺,古代男子身高的约数,这里代指自身。羁魂,指羁旅在外的灵魂。
  • 迷定止:迷失了方向,不知何去何从。
  • 愁血:指充满愁苦的眼泪。
  • 谢知音:感谢能够理解自己的人,但也暗示知音难觅。
  • 凌风翼:凭借风力飞翔的翅膀,比喻凭借外力或权势而高升。
  • 鸣珂:指显贵之人,珂是装饰在马嚼子上的美玉,鸣珂指车马声响。
  • 禁林:指皇宫内的园林,也代指朝廷。

谒翰林刘学士不遇讲解

这首诗是李山甫拜谒翰林学士刘学士不遇而作。诗人以怀才不遇的心情为主题,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。

首联描绘了清华宫的幽深和沉寂,暗示刘学士地位高贵,难以接近。颔联用鹏和鹤的比喻,进一步强调了自己与刘学士之间的差距,表达了难以见到对方的无奈。颈联转而描写自身的处境,羁旅漂泊,知音难觅,充满了失落和悲哀。尾联表达了诗人不愿依附权贵,却又不得不随波逐流的矛盾心情,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。

全诗运用了多种意象,如清华宫、鹏、鹤、羁魂等,营造了一种幽深、孤独、悲凉的氛围,充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语言精炼,意蕴深刻,具有较强的感染力。

李山甫[唐代]

李山甫,唐朝。咸通中累举不第,依魏博幕府为从事。尝逮事乐彦祯、罗弘信父子,文笔雄健,名著一方。诗一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8ff2158c8ee5e8c62be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