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绅的诗>海榴亭(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)>

海榴亭(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),李绅海榴亭(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)全诗,李绅海榴亭(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)古诗,海榴亭(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)翻译,海榴亭(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)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绅

海榴亭早开繁蕊,光照晴霞破碧烟。
高近紫霄疑菡萏,迥依江月半婵娟。
怀芳不作翻风艳,别萼犹含泣露妍。
摇落旧丛云水隔,不堪行坐数流年。

海榴亭(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)译文

海榴亭前的石榴花最早绽放,繁盛的花朵在晴空中闪耀,像是彩霞冲破了碧绿的雾霭。

高耸的花姿,近看像是直入云霄的荷花;远远望去,又像是依偎在江边月亮旁的半个美人。

它怀着芬芳,却不随风招摇,不以艳丽取悦于人;含苞欲放的花萼,还带着晶莹的露珠,显得娇艳动人。

想起凋零飘落的旧丛,如今已与我云水相隔,实在经不起在这亭中,坐立不安地计算流逝的岁月。

海榴亭(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)注释

  • 海榴亭:亭名,诗人住所附近的亭子。
  • 早开:指石榴花开得早。
  • 繁蕊:繁盛的花朵。
  • 晴霞:晴朗天空中的彩霞。
  • 碧烟:碧绿色的雾霭。
  • 紫霄:指天空高处。
  • 菡萏(hàn dàn):荷花的别称。
  • 迥依:远远地依靠。
  • 江月:江边的月亮。
  • 婵娟(chán juān):指美好的事物,这里指月亮。
  • 怀芳:怀着芬芳。
  • 翻风艳:随风招展,以艳丽取悦于人。
  • 别萼(bié è):未开放的花萼。
  • 泣露:带着露珠,形容花朵娇嫩。
  • 摇落:凋零飘落。
  • 旧丛:指以前的石榴丛。
  • 云水隔:指与以前的景物相隔遥远,也暗指与过去的生活告别。
  • 不堪:经不起。
  • 流年:流逝的岁月。

海榴亭(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)讲解

这首诗是李绅所作的《海榴亭》。诗人描写了海榴亭前石榴花盛开的美丽景象,表达了诗人惜花伤时、感叹流年易逝的情感。

首联描写石榴花盛开的景象。“海榴亭早开繁蕊,光照晴霞破碧烟。”诗人点明地点,突出石榴花开得早,花朵繁盛,花光在晴空中闪耀,像是冲破了碧绿的雾霭,色彩鲜明,富有动感。

颔联用比喻的手法,进一步描写石榴花的美丽。“高近紫霄疑菡萏,迥依江月半婵娟。”诗人将高耸的石榴花比作直入云霄的荷花,又将其比作依偎在江边月亮旁的半个美人,想象丰富,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的高洁和美丽。

颈联写石榴花的品格。“怀芳不作翻风艳,别萼犹含泣露妍。”诗人赞美石榴花怀着芬芳,却不随风招摇,不以艳丽取悦于人;含苞欲放的花萼,还带着晶莹的露珠,显得娇艳动人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慕虚荣、保持高洁品格的情怀。

尾联抒发感慨。“摇落旧丛云水隔,不堪行坐数流年。”诗人想起凋零飘落的旧丛,如今已与自己云水相隔,实在经不起在这亭中,坐立不安地计算流逝的岁月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惜花伤时、感叹流年易逝的情感,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写石榴花的美丽和品格,表达了诗人惜花伤时、感叹流年易逝的情感,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。诗语言精炼,意境优美,情景交融,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。

李绅[唐代]

李绅(772—846)汉族,亳州(今属安徽)人,生于乌程(今浙江湖州),长于润州无锡(今属江苏)。字公垂。27岁考中进士,补国子助教。与元稹、白居易交游甚密,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,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。作有《乐府新题》20首,已佚。著有《悯农》诗两首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脍炙人口,妇孺皆知,千古传诵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四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123089569c482ced49e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