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灵一的诗>于潜道中呈元八处士>

于潜道中呈元八处士,灵一于潜道中呈元八处士全诗,灵一于潜道中呈元八处士古诗,于潜道中呈元八处士翻译,于潜道中呈元八处士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灵一

苕水滩行浅,潜州路渐深。
参差远岫色,迢递野人心。
冻涧冰难释,秋山日易阴。
不知天目下,何处是云林。

于潜道中呈元八处士译文

在苕水的浅滩上艰难跋涉,前往于潜的路途也越发深远。远处山峦连绵起伏,颜色深浅不一,我的心绪也如同这荒野般飘忽不定。冰冻的山涧难以融化,秋天的山中太阳也容易早早落山。不知道在天目山下,哪里才是隐士林逋居住的云林呢?

于潜道中呈元八处士注释

  • 于潜:县名,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于潜镇。
  • 元八处士:指元八,排行第八的隐居之士。处士,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。
  • 苕水:水名,发源于浙江省天目山,流经于潜。
  • 滩行浅:指在苕水浅滩上行走。
  • 潜州:于潜的旧称。
  • 参差:高低不齐的样子。
  • 远岫(xiù):远处的山峰。
  • 迢递(tiáo dì):遥远貌。
  • 野人心:指隐逸之心,即隐居山野的心情。
  • 冻涧:结冰的山涧。
  • 释:融化。
  • 天目:山名,在浙江省西北部。
  • 云林:指林逋的隐居之处。林逋,字君复,北宋著名隐逸诗人,隐居杭州孤山,植梅养鹤,人称“梅妻鹤子”。

于潜道中呈元八处士讲解

这首诗是灵一和尚在前往于潜的途中,写给元八处士的。诗人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,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。

诗的前两联写景,描绘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荒凉。首联点明地点和行程,苕水滩浅,于潜路深,暗示了旅途的艰难。颔联描写了远山和心情,山峦参差,野人心遥,表达了诗人飘忽不定的心情。

后两联继续写景,但更侧重于表现环境的寒冷和阴暗。颈联写冻涧难释,秋山日阴,进一步烘托了环境的荒凉,也暗示了隐居生活的清苦。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士林逋的仰慕之情,诗人不知道在天目山下,哪里才是林逋居住的云林,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,描写细腻生动,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追求。诗中“野人心”一句,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境,他在旅途中思绪万千,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也有对现实的思考。

灵一[唐代]

灵一[唐](约公元七六四年前后在世)姓吴氏,人称一公,广陵人。(唐才子传作剡中人。此从全唐诗)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代宗广德中前后在世。童子出家。初隐麻源第三谷中,结茆读书。后居若耶溪云门寺,从学者四方而至。又曾居余杭宜丰寺。禅诵之余,辄赋诗歌。与朱放、强继、皇甫冉兄弟、灵澈为诗友,酬倡不绝。后终于岑山。云一著有诗集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f95abeb3591ffd60d200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