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灵一的诗>送王颖悟归左绵>

送王颖悟归左绵,灵一送王颖悟归左绵全诗,灵一送王颖悟归左绵古诗,送王颖悟归左绵翻译,送王颖悟归左绵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灵一

客意天南兴已阑,不堪言别向仙官。
梦摇玉珮随旄节,心到金华忆杏坛。
荒郊极望归云尽,瘦马空嘶落日残。
想得故山青霭里,泉声入夜独潺潺。

送王颖悟归左绵译文

客居天南的兴致已经衰退,实在不忍心与你这位仙官告别。梦中仿佛摇动着玉佩跟随你的旌节,心神飞到金华山回忆当年的杏坛讲学。荒凉的郊野极目远望,归去的云彩消失殆尽,瘦弱的马儿徒然嘶鸣在残阳之中。想必你回到故乡的山中,在那青色的云雾里,只有清泉在夜里独自潺潺流淌。

送王颖悟归左绵注释

  • 王颖悟:作者友人,具体生平不详。
  • 左绵:指绵州,今四川绵阳。王颖悟的家乡。
  • 客意:客居他乡的兴致。
  • 天南:指诗歌创作地,具体地点不详,泛指南方。
  • :衰退,将尽。
  • 仙官:对王颖悟的尊称,可能王颖悟在朝为官。
  • 玉珮:古代官员佩戴的玉饰。
  • 旄节:古代使者所持的节杖,以牦牛尾装饰。这里代指王颖悟的官职身份。
  • 金华:山名,在今浙江金华。
  • 杏坛:相传孔子讲学的地方,后泛指学堂。这里暗示王颖悟可能曾经在此地求学或任教。
  • 荒郊:荒凉的郊野。
  • 归云:归去的云彩,也暗喻归乡的王颖悟。
  • 瘦马:指疲惫的马,也暗喻离别的愁苦。
  • 落日残:残阳西下。
  • 故山:故乡的山。
  • 青霭:青色的云雾。
  • 潺潺:流水声。

送王颖悟归左绵讲解

这是一首送别诗,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王颖悟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,以及对友人归隐故乡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首联点明送别,交代了送别的时间、地点和对象。作者说自己在天南的客居兴致已经阑珊,实在不忍心与王颖悟告别,突出了惜别之情。

颔联追忆往昔,诗人回忆了与王颖悟交往的片段。梦中仿佛看到王颖悟身着官服,威风凛凛,心神又飞到金华山,回忆起当年的杏坛讲学,暗示了王颖悟曾经的辉煌和才学。

颈联描写送别时的景象。荒凉的郊野,归去的云彩,瘦弱的马儿,残阳西下,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,渲染了离别的气氛。

尾联想象友人归乡后的生活。诗人想象王颖悟回到故乡的山中,在那青色的云雾里,只有清泉在夜里独自潺潺流淌,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田园,享受自然之乐的向往和祝福,也反衬出自己对仕途的厌倦。

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,寓情于景,情景交融,是一首情景兼备的送别佳作。尤其尾联的“泉声入夜独潺潺”,以动衬静,更显故乡的幽静和美好,耐人寻味。

灵一[唐代]

灵一[唐](约公元七六四年前后在世)姓吴氏,人称一公,广陵人。(唐才子传作剡中人。此从全唐诗)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代宗广德中前后在世。童子出家。初隐麻源第三谷中,结茆读书。后居若耶溪云门寺,从学者四方而至。又曾居余杭宜丰寺。禅诵之余,辄赋诗歌。与朱放、强继、皇甫冉兄弟、灵澈为诗友,酬倡不绝。后终于岑山。云一著有诗集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ab958bd8ce495122cb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