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灵一的诗>再还宜丰寺>

再还宜丰寺,灵一再还宜丰寺全诗,灵一再还宜丰寺古诗,再还宜丰寺翻译,再还宜丰寺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灵一

再寻招隐地,重会息心期。
樵客问归日,山僧记别时。
野云阴远甸,秋雨涨前陂。
勿谓探形胜,吾今不好奇。

再还宜丰寺译文

再次寻访隐居的好去处,重新与旧友相会,约定修身养性。打柴的樵夫问我何时返回,山寺的僧人还记得我们上次分别的时刻。旷野的云彩遮蔽了远处的田野,秋雨涨满了寺庙门前的池塘。不要以为我是来探寻山水形胜的,如今我对这些已经不感兴趣了。

再还宜丰寺注释

  • 宜丰寺:寺庙名。
  • 招隐地:指适合隐居的地方。招隐,召唤隐士。
  • 息心期:修身养性的期望。息心,平息杂念,使心清静。
  • 樵客:打柴的农夫。
  • 远甸:遥远的郊野。甸,古代指郊外之地。
  • 前陂(bēi):门前的池塘。陂,水池。
  • 形胜:指山川形势优美的地方。

再还宜丰寺讲解

这首诗是灵一重游宜丰寺时所作,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。首联点明题旨,诗人再次来到宜丰寺,是为了寻找隐居之地,与旧友重聚,共修身心。颔联通过樵客和山僧的问候,暗示了诗人与此地的深厚渊源,以及他曾经在此隐居的事实。颈联描写了宜丰寺周边的自然景色,野云遮蔽远野,秋雨涨满池塘,烘托出一种萧瑟清冷的氛围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。尾联则点明诗人此行的目的并非单纯地游览山水,而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。诗人已经对世俗的奇景异事失去了兴趣,真正渴望的是一种远离尘嚣、修身养性的生活。全诗语言平淡自然,情感真挚,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淡泊人生的追求。

灵一[唐代]

灵一[唐](约公元七六四年前后在世)姓吴氏,人称一公,广陵人。(唐才子传作剡中人。此从全唐诗)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代宗广德中前后在世。童子出家。初隐麻源第三谷中,结茆读书。后居若耶溪云门寺,从学者四方而至。又曾居余杭宜丰寺。禅诵之余,辄赋诗歌。与朱放、强继、皇甫冉兄弟、灵澈为诗友,酬倡不绝。后终于岑山。云一著有诗集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75dd556a621c4bede9b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