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中的诗>江次维舟登古寺>

江次维舟登古寺,李中江次维舟登古寺全诗,李中江次维舟登古寺古诗,江次维舟登古寺翻译,江次维舟登古寺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中

辍棹因过古梵宫,荒凉门径锁苔茸。
绿阴满地前朝树,清韵含风后殿钟。
童子纵慵眠坏榻,老僧耽话指诸峰。
吟馀却返来时路,回首盘桓尚驻筇。

江次维舟登古寺译文

停船是因为路过古老的寺庙,荒凉的寺门小路都被苔藓覆盖。茂盛的绿阴遮蔽地面,那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古树,清越的钟声饱含风声,从后殿传来。小童即使懒散地在破床上睡觉,老僧仍然喜欢谈论寺庙周围的群山。吟诵完毕后我返回来时的路,回头望去,拄着竹杖还在那里徘徊。

江次维舟登古寺注释

  • 江次:江边。
  • 维舟:系船。
  • 梵宫:寺庙。
  • 辍棹(chuò zhào):停止划桨。棹,船桨。
  • 苔茸(tái róng):细密的苔藓。
  • 前朝:指过去的朝代。
  • 后殿:寺庙后面的殿堂。
  • 慵(yōng):懒惰。
  • 坏榻(huài tà):破旧的床。
  • 耽话:沉迷于谈话。
  • 诸峰:众多的山峰。
  • 吟馀:吟咏之后。
  • 却返:返回。
  • 盘桓(pán huán):徘徊,流连不舍。
  • 驻筇(zhù qióng):拄着竹杖。筇,竹杖。

江次维舟登古寺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停船江边,游览一座古寺的所见所感。诗中通过对古寺荒凉景象和幽静氛围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。

首联点明了诗人游览古寺的原因和地点。“辍棹因过古梵宫,荒凉门径锁苔茸”,诗人停船是因为路过一座古老的寺庙,寺庙的门径荒凉,被苔藓覆盖,暗示了寺庙的衰败和历史的悠久。

颔联描绘了古寺的景象。“绿阴满地前朝树,清韵含风后殿钟”,地上的绿荫是前朝遗留下的古树投下的,后殿传来的钟声清越,饱含风声。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古寺的幽静,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。

颈联描写了寺庙中的人物。“童子纵慵眠坏榻,老僧耽话指诸峰”,小童懒散地在破床上睡觉,老僧却沉迷于谈论寺庙周围的群山。这两句诗写出了寺庙中的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,也反映了人生的不同追求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游览后的感受。“吟馀却返来时路,回首盘桓尚驻筇”,吟咏完毕后诗人返回来时的路,回头望去,拄着竹杖还在那里徘徊,流连不舍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寺的喜爱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古寺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,也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、寄情山水的思想。诗语言朴实自然,意境幽静深远,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。

李中[唐代]

五代南唐诗人,生卒年不详,大约920-974年在世。字有中,江西九江人。仕南唐为淦阳宰。有《碧云集》三卷,今编诗四卷。《郡斋读书志》卷四著录《李中诗》二卷。另《唐才子传校笺》卷十有其简介。《全唐诗》编为四卷。人毕生有志于诗,成痴成魔,勤奋写作,自谓“诗魔”,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。与诗人沈彬、孟宾于、左偃、刘钧、韩熙载、张泊、徐铉友好往来,多有唱酬之作。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,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。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。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bc93af3427042f07870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