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灵一的诗>将出宜丰寺留题山房>

将出宜丰寺留题山房,灵一将出宜丰寺留题山房全诗,灵一将出宜丰寺留题山房古诗,将出宜丰寺留题山房翻译,将出宜丰寺留题山房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灵一

池上莲荷不自开,山中流水偶然来。
若言聚散定由我,未是回时那得回。

将出宜丰寺留题山房译文

池塘中的莲花和荷叶并非自己开放,山间的流水是偶然流淌而来。如果说人生的聚散离合完全由自己决定,那么当初离别时,又怎能盼望有重回的一天呢?

将出宜丰寺留题山房注释

  • 宜丰寺:寺庙名,在今江西省宜丰县境内。
  • 莲荷:莲花和荷叶。
  • 自开:自己开放。
  • 流水:山中的流水。
  • 偶然:偶然地,不期而遇地。
  • 聚散:聚合与离散,指人生的境遇。
  • 定由我:完全由我决定。
  • 未是:不是。
  • 回时:回来的时候。
  • 那得回:怎么能够回来。

将出宜丰寺留题山房讲解

这首诗是灵一禅师在即将离开宜丰寺时,题写在山房墙壁上的。诗句看似写景,实则蕴含了深刻的禅理和人生感悟。

首联“池上莲荷不自开,山中流水偶然来”,诗人以莲荷的开放和流水的到来作比,说明世间万物并非独立存在,而是受到各种因缘条件的制约。莲荷的开放需要阳光、雨露、土壤等诸多因素,流水的到来也并非出于自身的意愿,而是受地势、雨水等自然规律的影响。这两句诗意在说明,世间万事万物的发生都存在着因缘和合的关系,并非孤立存在。

颔联“若言聚散定由我,未是回时那得回”,诗人进一步阐发了“因缘和合”的道理。如果说人生的聚散离合完全由自己决定,那么当初离别时,又怎能盼望有重回的一天呢? “聚散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聚和离散,也指人生的境遇变化。如果认为聚散完全由自己决定,那就忽略了命运的安排和世事的无常。诗人以“未是回时那得回”反问,说明人生的聚散离合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控,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。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回宜丰寺的期盼,以及对命运的顺应和接纳。

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聚散的思考,揭示了世事无常、因缘和合的道理,表达了一种随缘自在、坦然面对人生的态度。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,更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哲理诗。

灵一[唐代]

灵一[唐](约公元七六四年前后在世)姓吴氏,人称一公,广陵人。(唐才子传作剡中人。此从全唐诗)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代宗广德中前后在世。童子出家。初隐麻源第三谷中,结茆读书。后居若耶溪云门寺,从学者四方而至。又曾居余杭宜丰寺。禅诵之余,辄赋诗歌。与朱放、强继、皇甫冉兄弟、灵澈为诗友,酬倡不绝。后终于岑山。云一著有诗集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217ca9f016d70f81c20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