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覯的诗>芍药>

芍药,李覯芍药全诗,李覯芍药古诗,芍药翻译,芍药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覯

斜月正当楼,香雾压城重。
起傍小兰行,花亦方大梦。

芍药译文

一弯斜月正照在楼头,浓重的香雾像要压倒城郭一般。我起身在小兰身旁走动,芍药花也正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。

芍药注释

  • 斜月:将落的月亮。
  • 正当楼:正好照在楼上。
  • 香雾:弥漫着花香的雾气。
  • 压城重:形容雾气浓重,像要压倒城郭。
  • 起:起身。
  • 傍:靠近。
  • 小兰:指种植兰花的地方,或指兰花。这里可理解为诗人住所附近种植兰花的地点。
  • 亦:也。
  • 方:正。
  • 大梦:沉睡的美梦。

芍药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间赏芍药的景象。首句点明时间,斜月当楼,渲染了一种宁静、朦胧的氛围。第二句写香雾浓重,突出了芍药的香气,也暗示了花开繁盛。后两句写诗人夜间漫步赏花,发现芍药也仿佛在沉睡,更增添了一份静谧和诗意。

诗人通过对环境和芍药花的细腻描写,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,也流露出一种恬淡的心境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富于情趣。

值得注意的是,“花亦方大梦”一句,运用了拟人的手法,将芍药花人格化,使其更具生命力和情趣,也表达了诗人与花之间的亲近感。这句也暗示了诗人的一种心境,或许他也在追求一种如花般宁静、美好的生活状态。

李覯[宋代]

李覯(一○○九~一○五九)字泰伯,南城人,有“李直讲主生文集”。他是位思想家,对传统的儒家理论,颇有非议;例如他认为“利”是可以而且应当讲求的,差不多继续王充“论衡”的“刺孟”,而且开辟了颜元李塨等对宋儒的批评。他的诗受了些韩愈、皮日休、陆龟蒙等的影响,意思和词句往往都很奇特,跟王令的诗算得宋代在语言上最创辟的两家。可惜集里通体完善的诗篇不多,例如有一首“哀老妇”,前面二十句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寡妇,追于赋税差役,只好跟儿孙分别,重新嫁人,但是后面三十句发了许多感慨,说要“孝治”,该响应皇帝表扬“节妇”的号召。前面讲的是杜甫“石壕吏”“垂老别”所没写到的惨况,而后面讲的也许在北宋就是迂执之论,因为以前和当时对再醮或改嫁的一般意见虽然有如白居易的“妇人苦”所说:“及至生死际,何曾苦乐均?妇人一丧夫,终身守孤孑,”却还不像后来的舆论那样苛刻。李覯说皇帝表扬“节妇”,可是事实上北宋皇帝也准许再醮,而且就像李覯所师法的韩愈就有个“从二夫”的女儿,李覯同时人范仲淹的母亲和媳妇、王安石的媳妇等也都是“从二夫”而不隐讳的。--钱钟书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f376d91c336403b68e6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