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蓘的诗>再至采石醉歌>

再至采石醉歌,李蓘再至采石醉歌全诗,李蓘再至采石醉歌古诗,再至采石醉歌翻译,再至采石醉歌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] 李蓘

浮云垂天力难缚,明月落水手难攫。
白也大醉狂而痴,欲捉银蟾失双脚。
游魂诩诩不复还,水底有天长醉眠。
不然紫皇念旧史,仙骨不肯留人间。
江上飞楼横素烟,月光犹照金樽前。
有身不向醉中死,白首金貂应枉然。

再至采石醉歌译文

天边浮云低垂,想要用力抓住却无法捉摸;明月倒映水中,想要伸手捞起却难以得到。

李白当年大醉,狂放而痴迷,想要抓住水中的银色月亮,却失足落水。

他的灵魂飘飘荡荡不再返回,也许水底别有洞天,让他永远沉醉长眠。

或许是天帝感念他曾经的历史,不愿让他这仙人的风骨长留人间。

江上的楼阁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中,月光依然照耀着眼前的酒杯。

人生在世,若不能在醉酒中死去,即使老来身居高位,佩戴金貂,也是枉然。

再至采石醉歌注释

  • 采石: 采石矶,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,是长江边的名胜之地。

  • 浮云垂天力难缚: 浮云低垂到天边,想要用力抓住却无法束缚。比喻想要把握住美好事物或时光,却力不从心。

  • 明月落水手难攫: 明月倒映在水中,想要用手去捞取却难以得到。比喻虚幻的事物,不可捉摸。

  • 白也: 指李白。李白字太白,因此称“白也”。

  • 银蟾: 指月亮。蟾蜍是神话中月宫的精灵,故用“银蟾”代指月亮。

  • 游魂诩诩不复还: 灵魂飘飘荡荡不再返回。 诩诩:飘动貌。

  • 紫皇: 指天帝。道教称天帝为“紫皇”。

  • 旧史: 指李白作为谪仙的传说。传说李白是天上谪仙下凡。

  • 仙骨: 指仙人的风骨。

  • 江上飞楼横素烟: 江上的楼阁横卧在白色的烟雾中。形容楼阁的壮丽和环境的清幽。

  • 素烟: 淡白色的烟雾。

  • 金樽: 贵重的酒杯。

  • 金貂: 汉代侍中、常侍的官帽上用貂尾装饰,后来就用“金貂”代指高官。

  • 枉然: 白白地,徒然。

再至采石醉歌讲解

这首诗是诗人再次来到采石矶,想起李白醉酒捉月而逝的传说,有感而发所作。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仰慕之情,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。

诗的前四句以“浮云”、“明月”起兴,描绘了虚幻而不可捉摸的景象,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难以把握。接着,诗人用李白醉酒捉月的故事,表达了对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和浪漫主义情怀的赞赏。

“游魂诩诩不复还,水底有天长醉眠。不然紫皇念旧史,仙骨不肯留人间”几句,既是对李白死因的浪漫化解释,也表达了诗人对李白仙逝的惋惜。

最后四句,诗人将目光拉回现实,描绘了江上楼阁的美景,并发出“有身不向醉中死,白首金貂应枉然”的感慨。诗人认为,人生在世,应该像李白一样,追求自由和洒脱,即使醉死也比庸碌一生更有价值。表达了诗人不甘平庸、追求自由的人生观。

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开阔,感情真挚,既有对李白的缅怀,也有对人生的思考,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佳作。

李蓘[]

河南内乡人,字子田,号黄谷。嘉靖三十二年进士。除检讨,左迁为南京仪部郎,历官提学副使。罢归。博学多藏书,持论多訾毁道学,讥评气节。居家好纵倡乐。有《于堧注笔》、《黄谷琐谈》、《宋艺圃集》、《元艺圃集》、《李子田文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d2789a2d5837666b02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