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刘的诗>贺参政二首其一>

贺参政二首其一,李刘贺参政二首其一全诗,李刘贺参政二首其一古诗,贺参政二首其一翻译,贺参政二首其一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刘

海山俯视百川东,中有明堂一柱隆。
两社直从平地到,寸心原共老天通。
管乐功烈非轲志,尧舜君民在尹躬。
寿国端须寿君子,原将箕翼等延洪。

贺参政二首其一译文

从高耸的海边山峦向下俯瞰,无数江河奔腾向东流去,在那中央,巍峨的明堂如擎天一柱般耸立。宗庙社稷笔直地从平地上拔地而起,我这颗忠诚的心原本就与上天相通。管仲、乐毅的功业与孟轲的志向不同,尧舜那样君民同心的治世理想,就在伊尹和皋陶这样贤臣的辅佐下实现。要使国家长治久安,必须先使像您这样的君子长寿,我愿像箕星和翼星那样守护您,祈愿您福寿绵长。

贺参政二首其一注释

  • 贺参政:祝贺参知政事(官职名)的诗。参知政事,简称“参政”,是宋代的副宰相。
  • 海山:靠近海边的山。
  • 百川东:指无数江河向东流入大海。
  • 明堂:古代帝王祭祀、议事、发布政令的场所,象征着国家的中心。
  • 一柱隆:像一根柱子一样高高耸立,形容明堂的雄伟。
  • 两社:指宗庙社稷,代表国家。
  • 直从:笔直地从。
  • 平地到:从平地上拔地而起。
  • 寸心:指忠诚的心。
  • 老天:指上天。
  • 管乐:指春秋时期的管仲和战国时期的乐毅,都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。
  • 轲志:指孟轲(孟子)的志向,即仁义之道。这里暗示参政的功业更偏重于经世致用。
  • 尧舜君民:指尧舜时代的君主和百姓,形容君民同心,天下太平的理想社会。
  • 尹躬:指伊尹和皋陶,都是传说中辅佐商汤和尧舜的贤臣。
  • 寿国:使国家长寿,指国家长治久安。
  • 寿君子:使君子长寿,指祝愿参政长寿。
  • 端须:必须。
  • 箕翼:指箕星和翼星,都是星宿名,古人认为它们是辅佐帝王的星宿,寓意守护。
  • 等延洪:等同于,一样地绵延广大。洪,大。

贺参政二首其一讲解

这首诗是李刘为祝贺某位参知政事(参政)所作。全诗以赞美参政的功绩和品德为主题,表达了诗人对参政的敬佩和祝愿。

首联从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参政所处的地位和重要性。“海山俯视百川东”写出参政身居高位,视野开阔;“中有明堂一柱隆”则赞美参政如同国家栋梁,支撑着国家的稳定。

颔联进一步强调参政的功绩和忠诚。“两社直从平地到”赞扬参政的功绩如同宗庙社稷一样重要,是国家稳定的基石;“寸心原共老天通”则表明参政的忠诚之心与上天相通,是得到上天认可的。

颈联通过对比和引用典故,进一步突出了参政的功绩。“管乐功烈非轲志”暗示参政的功业更偏重于经世致用,而非空谈仁义;“尧舜君民在尹躬”则表明参政具有辅佐君王实现尧舜盛世的才能。

尾联直抒胸臆,表达了诗人对参政的祝愿。“寿国端须寿君子”点明了祝寿的主题,认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,必须先使像参政这样的贤臣长寿;“原将箕翼等延洪”则表达了诗人像箕星和翼星一样守护参政,祝愿他福寿绵长的美好愿望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流畅,情感真挚,既赞美了参政的功绩和品德,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盼,是一首典型的祝寿诗。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如比喻、典故等,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和感染力。

李刘[宋代]

李刘(1175-1245),字公甫,号梅亭,崇仁白沙(今江西省崇仁县张坊乡沙洲村附近)人。南宋后期骈文作家。自幼聪明好学,喜作骈文诗词。嘉定元年(1208)中进士(明弘治《抚州府志》卷一八),初任宁乡县(今湖南宁乡)主簿。曹彦约为湖广总领时,留为幕僚。董居谊出任四川制置使时曾为属僚。先后在四川荣、眉两州任知州,后担任西南一带的漕运使,统领成都等诸路军马,以御使大夫之职负责四川(含云、贵)的军、政事务,掌八印于一身。后迁两浙运干,历任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、起居舍人、吏部侍郎、中书舍人兼直院,宝章阁待制等职。他治事果断,措施得当,僚佐无不叹服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ce70cf8dad02b41ec843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