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刘的诗>赠刻图书处士>

赠刻图书处士,李刘赠刻图书处士全诗,李刘赠刻图书处士古诗,赠刻图书处士翻译,赠刻图书处士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刘

我乏君家玉印材,强寻厄木倩君开。
无盐恐有遭逢处,也道曾将刻画来。

赠刻图书处士译文

我缺少您家珍贵的玉印材料,只能勉强找来劣质的木头,恳请您来雕刻。即使是像无盐女那样丑陋的女子,也有可能遇到赏识她的人,人们也会说她曾经精心打扮过。

赠刻图书处士注释

  • 赠:赠送,赠与。
  • 刻图书处士:指擅长雕刻印章的隐士。处士,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。
  • 乏:缺少。
  • 君家:指对方。
  • 玉印材:指适合雕刻印章的优质玉石材料。
  • 强:勉强。
  • 厄木:劣质的木头。厄,困厄,指品质不好。
  • 倩:请,恳请。
  • 无盐:指战国时齐国的丑女无盐,即钟离春,后成为齐宣王的王后。这里用作比喻,指品质不好的事物。
  • 遭逢:遇到,碰上。
  • 也道:也说,人们也会说。
  • 刻画:雕琢,修饰。

赠刻图书处士讲解

这首诗是李刘赠送给一位擅长雕刻印章的隐士的。诗人以谦逊的口吻,表达了自己缺少优质材料的遗憾,以及对这位处士技艺的赞赏和期待。

首联“我乏君家玉印材,强寻厄木倩君开”,诗人坦言自己没有像处士家那样珍贵的玉石材料,只能勉强找来一些劣质的木头。这里的“乏”和“强”形成对比,突显了诗人的无奈和恳求之意。“倩君开”则是希望处士能够运用他的精湛技艺,将这些劣质的木头雕琢成有用的印章。

颔联“无盐恐有遭逢处,也道曾将刻画来”,诗人以无盐女的典故设喻,表达了对劣质材料也能被雕琢成精品的期望。无盐女虽然丑陋,但最终还是得到了齐宣王的赏识。诗人以此比喻,即使是品质不好的木头,经过处士的精心雕琢,也能焕发出光彩,得到人们的认可。这里的“刻画”既指雕刻,也暗示了修饰和美化。

全诗语言朴实,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。诗人通过对材料和技艺的对比,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。同时也暗示了即使是平凡的事物,经过精心的雕琢和修饰,也能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和魅力。这首诗既是一首赠送诗,也是一首咏物诗,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。

李刘[宋代]

李刘(1175-1245),字公甫,号梅亭,崇仁白沙(今江西省崇仁县张坊乡沙洲村附近)人。南宋后期骈文作家。自幼聪明好学,喜作骈文诗词。嘉定元年(1208)中进士(明弘治《抚州府志》卷一八),初任宁乡县(今湖南宁乡)主簿。曹彦约为湖广总领时,留为幕僚。董居谊出任四川制置使时曾为属僚。先后在四川荣、眉两州任知州,后担任西南一带的漕运使,统领成都等诸路军马,以御使大夫之职负责四川(含云、贵)的军、政事务,掌八印于一身。后迁两浙运干,历任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、起居舍人、吏部侍郎、中书舍人兼直院,宝章阁待制等职。他治事果断,措施得当,僚佐无不叹服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eaf39516c3b8fb86c26f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