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祖平陈日,楼船下此湖。
波涛留壮色,天地见雄图。
水上开黄屋,云中下赤乌。
士犹询后载,戈已倒前途。
力屈鲸鲵仆,声回雁鹜呼。
横江收玉笥,跨海定金符。
文轨遥通楚,梯航讫至吴。
虎贲虽莫敌,龙战岂全辜。
血染犹丹草,骨沉空白芜。
汀洲夜寂寂,霜月鬼呜呜。
杀气鼋鼍徙,腥风岛屿孤。
罾人拾古镞,艇客慨秋菰。
伟彼高光烈,还将萧邓须。
英谋协睿算,勇奋想长驱。
剑瘗神仍王,舟焚势与徂。
康山巍庙在,忠武激顽夫。
大家都搜:
太祖平陈日,楼船下此湖。
波涛留壮色,天地见雄图。
水上开黄屋,云中下赤乌。
士犹询后载,戈已倒前途。
力屈鲸鲵仆,声回雁鹜呼。
横江收玉笥,跨海定金符。
文轨遥通楚,梯航讫至吴。
虎贲虽莫敌,龙战岂全辜。
血染犹丹草,骨沉空白芜。
汀洲夜寂寂,霜月鬼呜呜。
杀气鼋鼍徙,腥风岛屿孤。
罾人拾古镞,艇客慨秋菰。
伟彼高光烈,还将萧邓须。
英谋协睿算,勇奋想长驱。
剑瘗神仍王,舟焚势与徂。
康山巍庙在,忠武激顽夫。
鄱阳湖(十六韵)译文
明太祖平定陈友谅的那一天,巨大的战船浩浩荡荡驶入鄱阳湖。 波涛中依然留存着当年战争的壮丽景象,天地间显现着开国皇帝的雄伟蓝图。 皇帝在水上建起金碧辉煌的宫殿,祥云中飞来象征吉祥的赤色乌鸦。 人们还在谈论着后世的功绩,而敌人的武器已经倒在前进的道路上。 强大的力量让鲸鲵般的敌军屈服倒下,胜利的呼声惊动了南飞的雁和水鸟。 横江收取象征王权的玉笥,跨海平定象征天命的金符。 车同轨、书同文的制度,远远地推广到楚地,海上交通的开辟,一直到达吴地。 即使是像虎贲卫士一样勇猛的士兵,也难以与当年的明军抗衡,真龙天子的战斗,怎会是徒劳无功? 鲜血染红了水边的草,依然呈现出血红色,尸骨沉没在荒凉的草丛中。 夜晚的江边寂静无声,寒霜下的月亮,鬼在呜咽。 肃杀之气让鼋鼍都迁移了,腥臭的风中,岛屿显得孤单。 打鱼的人偶尔能拾到古老的箭头,行船的客人感叹着秋天的菰米。 伟大的太祖皇帝有着高尚的光辉和伟大的功业,也需要像萧何、邓禹一样的贤臣辅佐。 英明的谋略配合睿智的决策,奋勇前进,仿佛还在进行着长途的征战。 埋藏宝剑,剑中的神灵依然称王,焚烧战船,气势也随着历史消逝。 康山上的太庙依然巍峨耸立,徐达的忠武精神,激励着那些冥顽不灵的人。
鄱阳湖(十六韵)注释
鄱阳湖(十六韵)讲解
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所作,描写了鄱阳湖的壮丽景色,以及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与陈友谅决战的历史事件。诗人通过对鄱阳湖的景象描写,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回顾,表达了对明太祖的敬佩之情,以及对历史的感叹。
诗歌主要围绕鄱阳湖展开,诗人首先描绘了当年战争的壮阔场景,以及战争给鄱阳湖留下的印记。接着,诗人描写了明太祖在鄱阳湖上建立的功业,以及统一天下的决心。然后,诗人描写了战争的残酷,以及对历史的感叹。最后,诗人表达了对明太祖的敬佩之情,以及对国家统一的赞美。
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,如对比、象征、典故等,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,富有感染力。例如,诗人用“波涛留壮色,天地见雄图”来描写战争的壮阔;用“黄屋”、“赤乌”来象征吉祥的征兆;用“玉笥”、“金符”来象征王权;用“萧邓”来比喻贤臣的重要性;用“剑瘗”来表达对历史的感叹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,它不仅描写了鄱阳湖的壮丽景色,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,以及对国家统一的赞美。诗歌气势磅礴,语言流畅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9b1e99c049460faf335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