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咸用的诗>送黄宾于赴举>

送黄宾于赴举,李咸用送黄宾于赴举全诗,李咸用送黄宾于赴举古诗,送黄宾于赴举翻译,送黄宾于赴举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咸用

秋风昨夜满潇湘,衰柳残蝉思客肠。
早是乱来无胜事,更堪江上揖离觞。
澄潭跃鲤摇轻浪,落日飞凫趁远樯。
渔父不须探去意,一枝春褭月中央。

送黄宾于赴举译文

昨夜秋风吹遍潇湘大地,衰老的柳树和残余的蝉鸣更增添了游子的愁绪。 本就处在乱世之中,没有值得称道的功业,更何况在这江边举杯送别。 清澈的潭水中鲤鱼跳跃,摇动着轻柔的波浪,夕阳西下,飞翔的野鸭追逐着远去的船帆。 老渔翁不必再试探我离去的心意,我心中只有一枝在春风中摇曳的桂花,寄托着我美好的理想。

送黄宾于赴举注释

  • 黄宾于:人名,作者的朋友,赴京参加科举考试。
  • 潇湘:指湖南一带,泛指水边。
  • 衰柳残蝉:以衰柳和残蝉喻指秋景,烘托萧瑟凄凉的气氛,也暗示了时局的衰败。
  • 思客肠:牵动游子的愁肠。
  • 早是:本来就是。
  • 乱来:指战乱时期。
  • 胜事:值得称道的功业。
  • 更堪:更何况。
  • 揖:拱手作揖,表示送别。
  • 离觞:送别的酒杯。
  • 澄潭:清澈的深水潭。
  • 跃鲤:跳跃的鲤鱼。
  • 摇轻浪:摇动着轻柔的波浪。
  • 飞凫(fú):飞翔的野鸭。
  • 趁:追赶。
  • 远樯(qiáng):远去的船帆。樯,船桅。
  • 渔父:渔翁。
  • 不须:不必。
  • 探去意:试探我离去的心意。
  • 春褭(niǎo):春风中摇曳的样子。这里指桂花。褭,摇曳,袅娜。
  • 月中央:指月宫中的桂树,暗喻美好的理想和前程。

送黄宾于赴举讲解

这是一首送别诗,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送别友人赴考的心情。首联点明送别的时间、地点和环境,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,奠定了全诗的基调。颔联感叹时局动荡,自己无所作为,更增添了离别之愁。颈联描绘了江边的景色,以鲤鱼跃水、飞凫逐帆的生动画面,反衬出作者内心的沉重。尾联则以“一枝春褭月中央”的意象,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和自己坚守理想的决心。

诗人将送别之情与对时局的忧虑、对理想的追求融为一体,情感深沉而复杂。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象生动,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。尤其尾联以虚景作结,更显得耐人寻味,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。

李咸用[唐代]

李咸用,唐,生卒年不详。族望陇西(今甘肃临洮)。习儒业,久不第,曾应辟为推官。因唐末乱离,仕途不达,遂寓居庐山等地。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《唐李推官披沙集序》、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九、《唐才子传》卷一〇《殷文圭》附。咸用工诗,尤擅乐府、律诗。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。为善写“征人凄苦之情”,有“国风之遗音,江左之异曲”(《唐李推官披沙集序》)。辛文房则诋为“气格卑下”(《唐才子传》)。与修睦、来鹏等有交谊,时有唱酬。作诗颇多,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九著录《披沙集》6卷。《全唐诗》存诗3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2f4207d60946b18e1c3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