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道纯的诗>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>

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,李道纯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全诗,李道纯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古诗,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翻译,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元代] 李道纯

土釜要端正,定里问黄公。
流戊就己,须待山下出泉蒙。
采药堤防不及,行火休教太过,贵在得其中。
执中常不易,天理感而通。
那些儿,玄妙处,实难穷。
自从会得,庵中无日不春风。
便把西方少女,嫁与南陵赤子,相见永和同。
十月圣胎备,脱蜕烁虚空。

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译文

炼丹的土釜必须端正安稳,炼丹的要领要向黄公请教。使戊土之气顺着己土运行,必须等待山下涌出泉水般的灵气。采药时要提防时机不到,行火时不要过度,贵在掌握适中的度。坚守中道常常不易,一旦领悟天理就能感应贯通。

其中的玄妙之处,实在难以穷尽。自从领会了炼丹的真谛,心中就像住在一个充满春风的茅庵。把西方的阴柔之气(少女),嫁给南方的阳刚之气(赤子),使其阴阳相合,永远和谐。十月怀胎圣胎完备,最终脱胎换骨,在虚空中闪耀光芒。

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注释

  • 水调歌头:词牌名。
  • 赠和庵王察判:赠给和庵的王察判。察判,官名。
  • 土釜:炼丹用的炉子。
  • 端正:稳固,端庄。
  • 定里问黄公:指在炼丹的实践中,要请教有经验的人,此处的“黄公”代指炼丹的经验。
  • 流戊就己:戊、己,五行中属土。指使阳土(戊)之气顺着阴土(己)运行,比喻阴阳调和。
  • 须待山下出泉蒙:蒙,卦名,山下有泉之象。比喻炼丹需要特定的条件和时机。
  • 堤防不及:小心提防,指采药要掌握时机,不可过早。
  • 行火:炼丹时控制火候。
  • 休教太过:不要过度。
  • 执中:坚守中道。
  • 不易:不容易。
  • 天理:自然规律。
  • 感而通:感应贯通。
  • 那些儿:那些,那些个。
  • 玄妙处:玄妙之处。
  • 庵:茅屋,比喻心境。
  • 西方少女:指西方的阴气,代指金。
  • 南陵赤子:指南方的阳气,代指火。
  • 永和同:永远和谐,指阴阳调和。
  • 十月圣胎备:比喻炼丹达到圆满的境界。
  • 脱蜕:脱胎换骨。
  • 烁虚空:在虚空中闪耀光芒,形容炼丹成功后的景象。

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讲解

这首词是李道纯赠给和庵王察判的,词中主要阐述了内丹修炼的要诀。词人以炼丹为喻,实际上是在讲内丹修炼的道理。

  • 上阕 强调了炼丹(修炼)的基础和方法。首先,土釜要端正,意味着修炼的根基要稳固;其次,要向有经验的人请教(问黄公),不能盲目进行;再者,要注重阴阳调和(流戊就己),等待合适的时机(山下出泉蒙)。同时,要把握好火候(行火休教太过),坚守中道(执中),才能领悟天理,最终达到感应贯通的境界。
  • 下阕 描述了修炼成功后的景象。一旦领会了修炼的真谛,内心就会充满喜悦和活力(庵中无日不春风)。通过阴阳调和(西方少女嫁与南陵赤子),最终达到圆满的境界(十月圣胎备),脱胎换骨,超凡脱俗(脱蜕烁虚空)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词以炼丹为喻,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内丹修炼的要诀,强调了根基、方法、阴阳调和、火候、中道的重要性,以及修炼成功后的喜悦和超脱。词中运用了大量的炼丹术语和道家思想,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隐喻性,需要对道家文化和内丹修炼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含义。

李道纯[元代]

李道纯 ,湖南都梁(武冈)人,宋末元初著名道士。字元素,号清庵,别号“莹蟾子”。精于内丹学。李道纯博学多才,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,系统非常完整。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。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。其内丹理论以“守中”为要诀。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817fe7fa0a50f3b6f2f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