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见佳山便合登,不须凭幻说超升。
峥嵘神禹疏河势,镗鞳轩皇奏乐声。
已有道人称吏隐,应无处士乐岩耕。
近来太守君知否,只记西园是玉京。
大家都搜:
洞岩译文
只要是好山就应该去攀登,不必凭借虚幻的说法来谈论超脱升仙。 山势峥嵘,仿佛大禹疏导河道的雄伟气魄, 山间回响,又好似轩辕黄帝演奏音乐的庄严声响。 已经有修道之人自称为隐逸的官吏, 大概没有隐士会喜欢在这岩洞里耕种。 近来的太守您是否知道, 他只记得西园才是像玉京仙境般的地方。
洞岩注释
洞岩讲解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山林的感受,并借景抒情,表达了对现实的讽刺。
首联点明主旨,诗人认为好山就应该去攀登,而不应该沉迷于虚幻的求仙之道。
颔联和颈联通过描写山势的雄伟和山间的回响,以及人们在山中的活动,来衬托山林的壮丽和生机。诗人将山势比作大禹疏导河道的气魄,将山间的回响比作轩辕黄帝演奏音乐的庄严,极大地提升了山林的意境。同时,诗人也提到了在山中隐居的官吏和隐士,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。
尾联则将笔锋转向现实,讽刺了当时的太守只顾享乐,将自己的府邸当作神仙居住的玉京仙境,与山林的清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整首诗语言流畅,意境深远,既有对山林景色的赞美,又有对现实的讽刺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。诗人借景抒情,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山水之中,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79d6ed2fe691cdc3c10a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