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白玉蟾的诗>习剑>

习剑,白玉蟾习剑全诗,白玉蟾习剑古诗,习剑翻译,习剑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白玉蟾

剑法年来久不传,年来剑侠亦无闻。
一从袖里青蛇去,君山洞庭空水云。
逸人习剑得其诀,时见岩前青石裂。
何如把此入深番,为国沥尽匈奴血。

习剑译文

剑法精妙,年代久远,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传承,当代的剑术高超的侠客也难得一见。自从我袖中青蛇般的宝剑出鞘而去,君山和洞庭湖一带只留下空旷的水面和云彩。隐逸之士研习剑法,掌握了其中的诀窍,时常能看到他剑气纵横,将岩石前的青石劈裂。与其这样隐居山林,何不拿着这身本领深入边疆,为国家把热血洒在与匈奴的战斗中呢?

习剑注释

  • 剑法年来久不传: 指精妙的剑法年代久远,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传承。
  • 年来剑侠亦无闻: 指当代的剑术高超的侠客也难得一见。“剑侠”,指剑术高超、行侠仗义的人。
  • 一从袖里青蛇去: 形容宝剑出鞘,剑光如青蛇般迅疾。“青蛇”,形容宝剑的颜色和灵动。
  • 君山洞庭空水云: 指剑客离开后,君山和洞庭湖一带只留下空旷的水面和云彩。“君山”、“洞庭”,指洞庭湖中的君山,泛指隐居之地。
  • 逸人习剑得其诀: 指隐逸之士研习剑法,掌握了其中的诀窍。“逸人”,指隐逸之士,不追求名利的人。“诀”,指秘诀、要领。
  • 时见岩前青石裂: 形容剑气纵横,能将岩石前的青石劈裂。
  • 何如把此入深番: 意思是,不如拿着这身本领深入边疆。“何如”,不如。“把此”,指这身剑术本领。“深番”,指边疆地区。
  • 为国沥尽匈奴血: 指为国家把热血洒在与匈奴的战斗中。“沥尽”,竭尽、洒尽。“匈奴”,古代北方游牧民族,这里泛指外敌。

习剑讲解
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白玉蟾渴望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。诗歌通过描写剑法高超的隐士,表达了作者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,以及希望将自身本领用于保家卫国,抵御外敌的强烈愿望。

诗的前四句,感叹剑法失传、剑侠难觅,烘托出一种英雄寂寞的氛围。中间两句,描写隐士习剑的精湛技艺,表现了作者自身具备的才能。最后两句,笔锋一转,表达了作者不甘隐居,渴望投身战场,为国效力的决心。

全诗语言精炼,意境开阔,既有对英雄迟暮的感叹,又有对国家安危的关切,充分展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。诗中运用了比喻、对比等修辞手法,使诗歌更具形象性和感染力。如以“青蛇”比喻剑光,生动传神;以隐居山林和投身战场作对比,突出了作者渴望报国的强烈愿望。

白玉蟾[宋代]

白玉蟾(1134~1229),南宋时人,祖籍福建闽清,生于海南琼州,内丹理论家。南宗的实际创立者,创始金丹派南宗,金丹派南五祖之一。生卒年待考,原名葛长庚,本姓葛,名长庚。字如晦,号琼琯,自称神霄散史,海南道人,琼山老人,武夷散人。幼聪慧,谙九经,能诗赋,长于书画,12岁时举童子科,作《织机》诗;才华横溢,著作甚丰。自幼从陈楠学丹法,嘉定五年(1212)八月秋,再遇陈楠于罗浮山,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71e259b36d5f8f18317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