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娄坚的诗>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(万历末年作)>

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(万历末年作),娄坚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(万历末年作)全诗,娄坚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(万历末年作)古诗,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(万历末年作)翻译,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(万历末年作)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] 娄坚

徒传文屡变,未省学通经。
呈卷犹颜赤,持衡自眼青。
雕龙矜健笔,振鹭误充庭。
世道终何赖,难分楹与莛。

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(万历末年作)译文

只是空有文章的形式不断变化,却不曾真正理解学问要融会贯通经典。 呈上考卷时还面带羞涩,自以为能像衡器一样公正评判文章却还眼光青涩。 以能雕琢辞藻的文章自夸笔力强健,如同白鹭混在朝廷中滥竽充数。 这样的世道最终能依靠什么呢?实在难以分辨栋梁之材和普通草木。

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(万历末年作)注释

  • 岁暮:一年将尽的时候。
  • 杂题:杂感,没有特定主题的诗。
  • 示儿:写给儿子的。
  • 屡变:多次变化。指文章的形式或风格不断改变。
  • 未省:不曾理解。
  • 学通经:学问要融会贯通经典。经,指儒家经典。
  • 呈卷:呈上考卷。
  • 颜赤:面带羞涩。
  • 持衡:像衡器一样公正评判。
  • 眼青:眼光青涩,见识不深。
  • 雕龙:指雕琢辞藻的文章。
  • 矜:自夸。
  • 健笔:笔力强健。
  • 振鹭:白鹭。古代朝廷常以白鹭为仪仗,这里比喻滥竽充数的人。
  • 充庭:充斥朝廷。
  • 世道:社会风气,社会状况。
  • 何赖:依靠什么。
  • 楹:厅堂的柱子,比喻栋梁之材。
  • 莛:草茎,比喻普通草木。

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(万历末年作)讲解

这首诗是娄坚在万历末年写给儿子的。当时社会风气败坏,科举制度僵化,士子们只注重文章的形式,不注重学问的实际内容,导致人才匮乏。

诗的前四句批评了当时士子们只注重文章形式,不注重学问根本的现象。他们虽然文章写得花哨,但实际上对儒家经典一知半解,思想肤浅。即使参加科举考试,也只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,而不是真正想为国家做贡献。

中间两句用“雕龙矜健笔,振鹭误充庭”两个比喻,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徒有虚名、滥竽充数的士子。他们自以为才华横溢,实际上只是在文字上玩弄技巧,就像混在朝廷中的白鹭一样,毫无真才实学。

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世道的担忧。“世道终何赖,难分楹与莛”一句,道出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忧虑。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,很难分辨出真正的人才和庸才,国家的前途令人担忧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精炼,用词辛辣,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强烈不满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担忧。它既是对儿子的劝诫,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。

娄坚[]

苏州府嘉定人,字子柔。经明行修,学者推为大师。隆庆、万历间贡于国学。不仕。工书法,诗清新。晚年学佛,长斋持戒。有《吴歈小草》。与唐时升、程嘉燧、李流芳三人合称嘉定四先生,诗集合刻本有《嘉定四先生集》。有《学古绪言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d3110c653f9c89fb31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