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罗公升的诗>从军留别天逸>

从军留别天逸,罗公升从军留别天逸全诗,罗公升从军留别天逸古诗,从军留别天逸翻译,从军留别天逸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罗公升

一閒五千日,功德高於山。
如何天不借,驱向金革间。
妖血醒人饥,马足愁险艰。
今宵觞咏处,已带风雪颜。
皇穷未厌乱,肯放两脚閒。
东海邈山河,庐峰定天关。
即往不可留,我去何当还。
后夜梦君时,哀笳鬓成班。

从军留别天逸译文

安逸闲散地度过了五千个日子,我的功德积累得比山还高。为什么上天不肯成全我,偏要驱使我到战场上呢? 敌人的鲜血能够警醒饥饿的人们,战马的铁蹄也为路途的艰险而发愁。 今晚我们还能在此饮酒赋诗,恐怕不久后我的脸上就要沾满风霜雪尘了。 朝廷似乎永远无法平息战乱,难道真的不肯放我片刻安闲吗? 遥远的东海隔绝了重重山河,庐山和五老峰也像天上的关隘一般。 既然离去已成定局,无法挽留,那我此去何时才能返回故乡呢? 或许在未来的某个夜晚,我会在梦中与你相见,那时我已听到悲凉的胡笳声,鬓发斑白了。

从军留别天逸注释

  • 天逸:指作者的朋友,具体生平不详。
  • :同“闲”,安逸,悠闲。
  • 五千日:约十三年半,形容时间很长。
  • 功德高於山:自谦之词,表示自己多年来修身养性,积累了不少功德。
  • 天不借:上天不眷顾,不顺从自己的意愿。
  • 金革:指战争,古代用金属制作盔甲,用皮革蒙盾牌,故称。
  • 妖血醒人饥:指战争的残酷,敌人的鲜血可以暂时缓解人们的饥饿,但也带来更深的痛苦。
  • 马足愁险艰:形容战争的艰苦,战马的铁蹄也为路途的险峻而担忧。
  • 觞咏:饮酒赋诗。
  • 皇穷未厌乱:指朝廷似乎永远无法平息战乱。穷,尽,终结。厌,满足,停止。
  • 肯放两脚閒:难道真的不肯放我片刻安闲吗?
  • 东海邈山河:指故乡遥远,与战场相隔重重山河。邈,遥远。
  • 庐峰定天关:庐山和五老峰也像天上的关隘一般难以逾越。定,如同。
  • 后夜梦君时:未来的某个夜晚,我会在梦中与你相见。
  • 哀笳鬓成班:那时我已听到悲凉的胡笳声,鬓发斑白了。哀笳,悲凉的胡笳声。班,斑白。

从军留别天逸讲解

这首诗是作者罗公升即将从军出征时,与朋友天逸告别时所作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、对朋友的依恋以及对未来的担忧。

首联“一閒五千日,功德高於山”,诗人回顾了自己多年来安逸的生活,并自谦地表示自己积累了不少功德。这两句既是对过去生活的回顾,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的反衬。

颔联“如何天不借,驱向金革间”,诗人发出疑问,为什么上天不肯成全自己,偏要驱使自己到战场上呢?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战争的厌恶。

颈联“妖血醒人饥,马足愁险艰”,诗人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和艰苦。敌人的鲜血可以暂时缓解人们的饥饿,但也带来更深的痛苦;战马的铁蹄也为路途的险峻而担忧。这两句从侧面描写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。

中间四句“今宵觞咏处,已带风雪颜。皇穷未厌乱,肯放两脚閒。东海邈山河,庐峰定天关”,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厌恶,以及对家乡的思念。

尾联“即往不可留,我去何当还。后夜梦君时,哀笳鬓成班”,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依恋和对未来的担忧。既然离去已成定局,无法挽留,诗人只能无奈地询问自己何时才能返回故乡。或许在未来的某个夜晚,诗人会在梦中与朋友相见,那时他已听到悲凉的胡笳声,鬓发斑白了。这两句充满了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。

全诗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、对朋友的依恋以及对未来的担忧。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,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,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。

罗公升[宋代]

罗公升,字时翁,一字沧洲,永丰(今属江西)人。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。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,兵败被执,不食死。宋亡,倾资北游燕、赵,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,不果。回乡隐居以终。有《无名集》、《还山稿》、《抗尘集》、《痴业集》、《北行卷》等,后人合为《沧洲集》五卷。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《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》,清同治《永丰县志》卷二四有传。罗公升诗,以清金氏文瑞楼钞《宋人小集六十八种·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》为底本,校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·宋百家诗存·沧洲集》(简称四库本)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3abb590cd3c347212c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