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罗公升的诗>江州寒食>

江州寒食,罗公升江州寒食全诗,罗公升江州寒食古诗,江州寒食翻译,江州寒食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罗公升

旅食逄寒食,风声佐雨声。
野坟犹有主,客舍若为情。
家近心逾切,囊空眼便生。
庐山如不过,此去信无名。

江州寒食译文

在外漂泊度过寒食节,风声雨声交织更添凄凉。荒郊野外的坟墓尚且还有人祭扫,我这寄居的客舍又该如何寄托我的情感?家乡越近,思乡之情就越发迫切,囊中空空,生活窘迫,让人感到前途渺茫。如果不能游历庐山,恐怕此后也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了。

江州寒食注释

  • 江州:今江西省九江市。
  • 寒食:古代节日,在清明节前一两天,禁火,只吃冷食。
  • 旅食:在外地谋生。
  • :同“逢”,遇到。
  • :增添,辅助。
  • 野坟:荒郊野外的坟墓。
  • 犹有主:指还有人祭扫。
  • 客舍:供旅客住宿的处所。
  • 若为情:如何抒发情感,如何安放感情。
  • :越发,更加。
  • :迫切。
  • 囊空:口袋空空,指贫困。
  • 眼便生:眼中出现幻觉,这里指因贫困而感到前途渺茫,心生焦虑。
  • 庐山:在今江西省北部。
  • 如不过:如果不能游历庐山。
  • 此去:从此以后。
  • :确实,真的。
  • 无名:没有名声,默默无闻。

江州寒食讲解

这首诗是罗公升在江州(今江西九江)寒食节所作。诗中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思念,以及因贫困而产生的对前途的担忧。

首联点明时间、地点和环境。“旅食逢寒食,风声佐雨声”,诗人客居他乡,又值寒食佳节,本就容易触景生情,偏偏此时又风雨交加,更增添了凄凉之感。

颔联由景及情。“野坟犹有主,客舍若为情”,看到野外的坟墓尚且还有人祭扫,反衬出自己孤身一人,无处寄托情感的境遇,更加突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。

颈联进一步抒发情感。“家近心逾切,囊空眼便生”,家乡越近,思乡之情就越发迫切,但由于囊中羞涩,生活困窘,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呢?诗人感到前途渺茫,心生焦虑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。“庐山如不过,此去信无名”,诗人希望能够游历庐山,或许能有所转机,否则恐怕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了。

全诗语言朴实,感情真挚,通过描写寒食节的萧瑟景象和自己孤身漂泊的境遇,表达了诗人思乡、贫困和对未来的担忧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甘平庸、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。

罗公升[宋代]

罗公升,字时翁,一字沧洲,永丰(今属江西)人。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。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,兵败被执,不食死。宋亡,倾资北游燕、赵,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,不果。回乡隐居以终。有《无名集》、《还山稿》、《抗尘集》、《痴业集》、《北行卷》等,后人合为《沧洲集》五卷。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《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》,清同治《永丰县志》卷二四有传。罗公升诗,以清金氏文瑞楼钞《宋人小集六十八种·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》为底本,校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·宋百家诗存·沧洲集》(简称四库本)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4058b4d871b17d2e9b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