奏篇曾用牍三千,晚岁回翔日月边。
眼看四朝诸老尽,身兼五福几人全。
清台课历遗书在,昼寝凝香旧政传。
竹马馆前寒月白,当时辙迹故依然。
大家都搜:
周表卿尚书挽章译文
你上奏的奏章曾用尽三千牍的竹简,晚年仍在朝廷中辅佐君王,功绩显赫。眼看着历经四朝的老臣们一个个逝去,身兼五福这样完美的人又有几个呢?清高的御史台考核吏治的记录和遗留的书籍还在,白天小憩时沉浸在安详的熏香中,过去的政绩依旧在百姓中流传。竹马馆前,清冷的月光洒下,你当年留下的足迹仿佛还在那里。
周表卿尚书挽章注释
周表卿尚书挽章讲解
这首诗是吕祖谦为周必大写的挽诗,表达了对周必大的深切哀悼和高度赞扬。
首联概括了周必大的生平和功绩。“奏篇曾用牍三千”,用夸张的手法,极言周必大上书言事的勤奋和才华。“晚岁回翔日月边”,赞扬他晚年仍在朝廷中担任要职,为国效力。
颔联感叹周必大的逝世。“眼看四朝诸老尽”,表达了对老臣凋零的惋惜之情。“身兼五福几人全”,极力赞美周必大的一生圆满,集各种美德于一身,像他这样完美的人世间难得。
颈联追忆周必大的德行和政绩。“清台课历遗书在”,称赞他为官清廉,留下了重要的著作。“昼寝凝香旧政传”,描写他晚年生活安逸,政绩深入民心。
尾联通过景物描写,寄托哀思。“竹马馆前寒月白,当时辙迹故依然”,诗人想象周必大故乡竹马馆前的景象,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之情。即使人已逝去,但他留下的足迹和精神,仍然留在人们心中。
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,感情真挚深沉,既是对周必大一生的总结和赞扬,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切怀念之情。
吕祖谦(1137年4月9日—1181年9月9日),字伯恭,世称“东莱先生”,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,亦有“小东莱先生”之称。婺州(今浙江金华)人,原籍寿州(治今安徽凤台)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文学家,出身“东莱吕氏”,为吕夷简六世孙、吕大器之子。淳熙八年(1181年)卒,年四十五。宋宁宗时,追谥“成”。嘉熙二年(1238年),改谥“忠亮”。吕祖谦博学多识,主张明理躬行,学以致用,反对空谈心性,开浙东学派之先声。他所创立的“婺学”(又称“金华学派”),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,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与朱熹、张栻齐名,并称“东南三贤”。著有《东莱集》、《历代制度详说》、《东莱博议》等,并与朱熹合著《近思录》。 更多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fb6705ae9c25319dc00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