濮州以谏死,何氏得其真。
天下中庸义,人间父子亲。
再传犹易简,小出复逡巡。
埋骨虽南土,倾心向北辰。
大家都搜:
何叔京挽章译文
何叔京因直言进谏在濮州遇难,他的一生真正体现了儒家的气节。他所坚守的是天下通行的中庸之道,以及人世间最可贵的父子亲情。他的学说再传下去,会更加简明扼要,可惜弟子们小有成就便犹豫不前。如今他埋骨于南方,但他的忠心却始终向往着北方的朝廷。
何叔京挽章注释
何叔京挽章讲解
这首诗是吕祖谦为纪念何亶所作的挽诗,表达了对何亶的敬佩和惋惜之情。
首联点明何亶的死因和评价。他因直言进谏而死于濮州,诗人认为他的一生体现了儒家忠义的气节。“得其真”三字,高度概括了何亶的人生价值。
颔联赞扬何亶所坚守的道德准则。他秉持的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和人伦孝道,这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。
颈联表达了对何亶学说的传承的期望和担忧。诗人认为何亶的学说具有继续发展的潜力,可惜的是他的弟子们在学术上不够精进,未能完全继承和发扬他的思想。
尾联表达了对何亶的哀悼和敬意。虽然何亶被埋葬在南方,但他始终心系朝廷,忠心耿耿。 “倾心向北辰”一句,既是对何亶忠君爱国精神的赞扬,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。
全诗语言简洁,情感真挚,通过对何亶事迹的概括和赞扬,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佩之情,也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和国家的期望。诗中运用了对比、象征等手法,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。例如,用“南土”和“北辰”的对比,突出了何亶虽死犹不忘君的忠贞。
吕祖谦(1137年4月9日—1181年9月9日),字伯恭,世称“东莱先生”,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,亦有“小东莱先生”之称。婺州(今浙江金华)人,原籍寿州(治今安徽凤台)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文学家,出身“东莱吕氏”,为吕夷简六世孙、吕大器之子。淳熙八年(1181年)卒,年四十五。宋宁宗时,追谥“成”。嘉熙二年(1238年),改谥“忠亮”。吕祖谦博学多识,主张明理躬行,学以致用,反对空谈心性,开浙东学派之先声。他所创立的“婺学”(又称“金华学派”),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,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与朱熹、张栻齐名,并称“东南三贤”。著有《东莱集》、《历代制度详说》、《东莱博议》等,并与朱熹合著《近思录》。 更多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f02cebf2238bb8eba3df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