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郎士元的诗>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>

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,郎士元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全诗,郎士元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古诗,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翻译,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郎士元

衰病已经年,西峰望楚天。
风光欺鬓发,秋色换山川。
寂寞浮云外,支离汉水边。
平生故人远,君去话潸然。

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译文

我久病缠身已多年,只能在西峰遥望楚地天空。美好的风光嘲笑着我日渐衰老的鬓发,秋天的景色更替着山川的容颜。我孤寂地身处飘浮的白云之外,潦倒失意地流落在汉水之滨。平生知交故人都在远方,你此番离去,让我忍不住伤心落泪。

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注释

  • 彭偃房:人名,作者的朋友,将要赴朝。
  • 钱大郎中、李十七舍人:都是作者的朋友,在朝为官。郎中和舍人都是官职名称。
  • 衰病:衰老多病。
  • 西峰:指诗人所居之地的西边的山峰。
  • 楚天:指楚地的天空。诗人当时在湖北一带。
  • 风光欺鬓发:美好的风光反衬出自己鬓发的衰老。
  • 秋色换山川:秋天的景色更替了山川的容颜。
  • 寂寞:孤寂。
  • 浮云外:比喻远离尘世,隐居之地。
  • 支离:形容身体衰弱,生活困顿。
  • 汉水:长江的主要支流,流经湖北。
  • 平生:一生。
  • 故人:老朋友。
  • 君:指彭偃房。
  • 潸然:流泪的样子。

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讲解

这首诗是郎士元送别友人彭偃房赴朝,同时寄给在朝为官的钱大郎中和李十七舍人的作品。全诗表达了诗人久病衰老、仕途失意、朋友离别的感伤之情。

首联点明诗人的处境和送别的主题。“衰病已经年,西峰望楚天”:诗人开篇点明自己久病缠身,只能在西峰遥望楚地天空,奠定了全诗伤感低沉的基调。

颔联描写景物,衬托诗人的情感。“风光欺鬓发,秋色换山川”:诗人描写美好的风光,反衬出自己鬓发的衰老;秋天的景色更替了山川的容颜,暗示时光流逝,自己年华老去。这两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,使诗人的伤感之情更加强烈。

颈联描写诗人的处境和感受。“寂寞浮云外,支离汉水边”:诗人描写自己孤寂地身处飘浮的白云之外,潦倒失意地流落在汉水之滨,进一步表达了自己仕途失意、孤苦伶仃的处境。

尾联表达送别之情。“平生故人远,君去话潸然”:诗人感叹平生知交故人都在远方,朋友此番离去,让自己忍不住伤心落泪,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。

全诗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运用了多种手法,如衬托、白描等,将诗人久病衰老、仕途失意、朋友离别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
郎士元[唐代]

郎士元(生卒年不详,一说727年—780年?) ,字君胄,唐代诗人,中山(今河北定县)人。天宝十五载(756)登进士第。安史之乱中,避难江南。宝应元年(762)补渭南尉,历任拾遗、补阙、校书等职,官至郢州刺史。郎士元与钱起齐名,世称"钱郎"。他们诗名甚盛,当时有"前有沈宋,后有钱郎"(高仲武《中兴间气集》)之说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b33826a251bb8ad2b1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