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陌乍随州势转,花源忽傍竹阴开。
能将瀑水清人境,直取流莺送酒杯。
山下古松当绮席,檐前片雨滴春苔。
地主同声复同舍,留欢不畏夕阳催。
大家都搜:
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译文
沿着柳树成行的田埂,道路随着州城的地势转弯,忽然间,一片开满鲜花的地方,依傍着竹林的阴影显现出来。园主人真有本领,竟能引来瀑布的流水,净化这尘世的境界,直接捕捉那欢快的黄莺鸣叫声,为饮酒助兴。山脚下古老的松树,可以当作华丽的坐席,屋檐前飘落的零星小雨,滴在长满青苔的春日地面上。园主人和我们都是同乡,又是同僚,尽情欢乐,不害怕夕阳西下催促归去。
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注释
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讲解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王补阙城东别墅举行的春日宴会。诗人以流畅的笔触,描绘了别业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宴会上欢乐的气氛。
首联写景,点明地点和环境特点。“柳陌乍随州势转,花源忽傍竹阴开”,以“乍”、“忽”二字,写出了道路的曲折和景色的突兀出现,给人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。
颔联继续写景,突出别业的幽静和清幽。“能将瀑水清人境,直取流莺送酒杯”,瀑布的流水净化了尘世的喧嚣,黄莺的鸣叫则为宴会增添了情趣,表现了主人营造的清雅环境。
颈联以“山下古松当绮席,檐前片雨滴春苔”进一步描绘宴会的场景。古松可以作为坐席,片雨滴在春苔上,都显得自然而富有诗意,烘托出宴会的闲适氛围。
尾联点明宴会的目的和主客之间的关系。“地主同声复同舍,留欢不畏夕阳催”,说明主人和客人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僚,所以才能如此尽情欢乐,即使夕阳西下也不愿离去,表达了诗人对宴会的留恋和对友谊的珍视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描写生动细腻,将春日宴会的场景和朋友之间的情谊融合在一起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ed75a6c7be42e9df8ef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