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吕声之的诗>舒城道中>

舒城道中,吕声之舒城道中全诗,吕声之舒城道中古诗,舒城道中翻译,舒城道中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吕声之

还辕天作十分晴,演出秋光一派清。
走笔欲题人到迹,扬鞭不住马嘶声。
顷禾晚熟黄云色,篱菊朝含白露英。
得似渊明便归去,候门童稚出欢迎。

舒城道中译文

返回的路上,天空放晴,阳光明媚,秋天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新明丽。 我想要停下笔来题写诗句,记录下自己的行踪,但马鞭不停,马儿也在欢快地嘶鸣,催促我继续前行。 田地里的晚稻成熟较晚,呈现出一片金黄色的景象,篱笆边的菊花在早晨含着晶莹的露珠,显得娇艳动人。 真想能够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,想象着家中的孩童在门口迎接我的情景。

舒城道中注释

  • 还辕:返回。辕,车辕,指返回的路途。
  • 天作十分晴:天空晴朗,阳光充足。作,为。
  • 演出:展现,显现。
  • 秋光一派清:秋天的景色一片清新明丽。
  • 走笔:拿起笔来。
  • 题:题写,题诗。
  • 人到迹:指自己行走的踪迹。
  • 扬鞭不住:不停地挥动鞭子。
  • 马嘶声:马的嘶鸣声。
  • 顷禾:田地里的庄稼。顷,田地。禾,这里指水稻。
  • 晚熟:成熟较晚。
  • 黄云色:形容稻谷成熟时呈现的金黄色。
  • 篱菊:篱笆边的菊花。
  • 朝含:早晨含着。
  • 白露英:晶莹的露珠。英,花。
  • 得似:如果能够像。
  • 渊明:指东晋诗人陶渊明,他辞官归隐田园。
  • 便归去:就归隐田园。
  • 候门:等候在门前。
  • 童稚:孩童。

舒城道中讲解

这首诗是吕声之在舒城道中所作,描绘了诗人秋日归途所见到的清新明丽的田园风光,以及渴望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的心情。

首联点明了时间、地点和天气。“还辕”表明诗人正在返回的路上,“天作十分晴”则点明了晴朗的天气,为下文描绘景色作了铺垫。“演出秋光一派清”则概括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,给人以清新明丽之感。

颔联描写了诗人行进途中的感受。“走笔欲题人到迹,扬鞭不住马嘶声”这两句看似矛盾,实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。一方面,诗人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,想要停下笔来记录自己的行踪;另一方面,诗人又被马儿的嘶鸣声所催促,不得不继续前行。这两句动静结合,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归途中的复杂心情。

颈联具体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田园风光。“顷禾晚熟黄云色,篱菊朝含白露英”这两句描写了晚稻成熟时的金黄色和菊花含露时的娇艳,色彩鲜明,画面感很强。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,也暗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。

尾联抒发了诗人渴望归隐田园的心情。“得似渊明便归去,候门童稚出欢迎”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,表达了自己渴望像他一样归隐田园的愿望,想象着家中的孩童在门口迎接自己的情景,充满了温馨和幸福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,也点明了全诗的主旨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,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秋日田园风光图,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田园的心情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

吕声之[宋代]

绍兴新昌人,字大亨。以能诗名。师陈傅良而友蔡幼学,同升太学。宁宗嘉定间历官宿松尉、平阳丞,终昭信军节度推官。有《沃洲杂咏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4446c39287158970164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