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吕声之的诗>游石佛寺>

游石佛寺,吕声之游石佛寺全诗,吕声之游石佛寺古诗,游石佛寺翻译,游石佛寺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吕声之

金吾不必问行由,此去逍遥物外游。
半坞白云藏宿雾,一声横笛下归牛。
喜瞻杰阁三生像,藐视业林四海州。
为写濯缨疏拙句,谁言墨迹至今留。

游石佛寺译文

不必向金吾卫询问我的行踪来由,我此去是逍遥自在地游玩于尘世之外。半山坞被白云遮掩,藏着夜间的雾气,一声悠扬的笛声伴随着归家的牛群。我欣喜地瞻仰石佛寺中象征着前世、今生、来世的三生佛像,渺小地看待这充满着因果报应的尘世。我写下这首粗浅的濯缨之作,谁说我的墨迹至今还被保留着呢?

游石佛寺注释

  • 金吾:指金吾卫,古代掌管京城巡逻的官兵,这里代指官府的盘问。
  • 行由:行踪来由,去向和原因。
  • 逍遥:自由自在,不受拘束。
  • 物外游:游玩于尘世之外,指摆脱世俗的烦恼和束缚。
  • 半坞:半山坳,地势较低的地方。坞,四周高而中间低的地方。
  • 宿雾:夜间遗留的雾气。
  • 横笛:横吹的笛子。
  • 杰阁:高大的楼阁。
  • 三生像:佛教用语,指前生、今生、来生三世的佛像。
  • 藐视:轻视,小看。
  • 业林:佛教用语,指充满着因果报应的尘世。
  • 四海州:指全国各地,泛指天下。
  • 濯缨:本意是洗涤帽缨,比喻洗涤心灵,摆脱世俗尘埃。
  • 疏拙句:指诗人的诗句朴实笨拙。
  • 谁言:谁说,反问的语气,表示不相信。
  • 至今留:到现在还被保留着。

游石佛寺讲解

这首诗是吕声之游览石佛寺时所作,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,向往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的心情。

首联“金吾不必问行由,此去逍遥物外游”,开篇即表明诗人此行是远离尘世,追求逍遥自在的游历,不愿受到官府的盘问和束缚,奠定了全诗的基调。

颔联“半坞白云藏宿雾,一声横笛下归牛”,描绘了石佛寺周围优美宁静的自然景色。白云缭绕,雾气弥漫,笛声悠扬,牛群缓缓归来,构成了一幅恬静的田园画卷,渲染了诗人所向往的隐逸氛围。

颈联“喜瞻杰阁三生像,藐视业林四海州”,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对世俗的鄙弃。瞻仰象征着前世、今生、来世的三生佛像,体现了诗人对佛教轮回思想的认同;藐视充满着因果报应的尘世,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超脱人生的追求。

尾联“为写濯缨疏拙句,谁言墨迹至今留”,以自谦的口吻结束全诗。诗人自谦诗句粗浅笨拙,但又隐隐流露出对自身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期盼,与前文对世俗的藐视形成对比,更显其复杂的心境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鄙弃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对人生的思考。

吕声之[宋代]

绍兴新昌人,字大亨。以能诗名。师陈傅良而友蔡幼学,同升太学。宁宗嘉定间历官宿松尉、平阳丞,终昭信军节度推官。有《沃洲杂咏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e2462765f7953789afb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