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吕声之的诗>九日登资福山呈胡宣教>

九日登资福山呈胡宣教,吕声之九日登资福山呈胡宣教全诗,吕声之九日登资福山呈胡宣教古诗,九日登资福山呈胡宣教翻译,九日登资福山呈胡宣教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吕声之

飞屐来登最上峰,千山拥翠景无穷。
遥看云影参差外,静听泉声断续中。
今日黄花重九约,何时青眼一尊同。
好天风月閒相寄,早晚南来有过鸿。

九日登资福山呈胡宣教译文

我脚踩飞快的木屐登上资福山顶峰,群山环绕,满眼翠绿,景色美不胜收。极目远眺,只见云影参差不齐地飘浮在天边,静下心来,又听到山间泉水时断时续地流淌。今天是重阳佳节,正是赏菊的好日子,不知何时才能与你再次相聚,开怀畅饮呢?这美好的景色,清朗的风月,真想托付鸿雁寄给你,不知你何时能像鸿雁一样南来,与我相会?

九日登资福山呈胡宣教注释

  • 九日:指重阳节,农历九月初九。
  • 资福山:山名,作者登临之处。
  • 胡宣教:作者的朋友,宣教是一种官职名称。
  • 飞屐:形容脚步轻快,也指所穿的木屐轻便。
  • 最上峰:指资福山的最高峰。
  • 拥翠:被翠绿的山色环绕。
  • 参差:不齐貌,高低错落。
  • 断续:时断时续。
  • 黄花:菊花,重阳节有赏菊的风俗。
  • 重九约:重阳节的约定,指一起赏菊饮酒的约定。
  • 青眼:喜爱、重视的眼神。阮籍《咏怀》诗:“嵇康尝诣阮籍,籍方醉,偃卧。嵇康既至,籍殊不悦,乃徐举眼而迎之。”后以“青眼”指对人喜爱或重视。
  • 一尊同:一同饮酒。尊,酒器。
  • 风月:美好的景色。
  • 相寄:寄托,寄送。
  • 过鸿:南来的鸿雁。古人常以鸿雁传书,故借指友人来信或友人南来。

九日登资福山呈胡宣教讲解

这是一首重阳节登高怀友的诗。诗人于重阳佳节登上资福山,面对壮丽的山河景色,思念远方的友人胡宣教。

诗的首联描写了诗人登临资福山的行动和感受。“飞屐来登最上峰,千山拥翠景无穷”,诗人用“飞屐”二字,写出了自己兴致勃勃、迫不及待的心情,也暗示了资福山地势较高,需要快速攀登。登上山顶,映入眼帘的是“千山拥翠”,群山环绕,一片翠绿,景色美不胜收。“景无穷”三字,既是对眼前景色的赞美,也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作了铺垫。

颔联则描绘了资福山上的具体景象。“遥看云影参差外,静听泉声断续中”,诗人极目远眺,看到云影参差地飘浮在天边;静下心来,又听到山间泉水时断时续地流淌。这两句动静结合,既有视觉形象,又有听觉感受,将资福山的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层次感。

颈联转入对友人的思念。“今日黄花重九约,何时青眼一尊同”,今天是重阳佳节,正是赏菊的好日子,诗人自然想起了远方的友人,希望能够与他一起赏菊饮酒。“青眼”二字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。“好天风月闲相寄,早晚南来有过鸿”,这美好的景色,清朗的风月,真想托付鸿雁寄给你,不知你何时能像鸿雁一样南来,与我相会?诗人希望友人能够早日南来,与自己相聚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殷切期盼。
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情感真挚,将登高望远、怀念友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。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,又有对友人的思念,情景交融,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怀人诗作。

吕声之[宋代]

绍兴新昌人,字大亨。以能诗名。师陈傅良而友蔡幼学,同升太学。宁宗嘉定间历官宿松尉、平阳丞,终昭信军节度推官。有《沃洲杂咏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f6de93f8657c3687fd6f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