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兼的诗>发于湖>

发于湖,李兼发于湖全诗,李兼发于湖古诗,发于湖翻译,发于湖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清代] 李兼

断岸收潢潦,苍烟出翠微。
众帆争鹁港,孤塔认枭矶。
万事皆前定,重来悟昨非。
此身縻薄爵,何处避危机。

发于湖译文

湖岸在雨后逐渐收敛了上涨的湖水,青翠的山峦在茫茫烟雾中显现。无数的船帆竞相驶向鹁鸪港,孤零零的宝塔静静地耸立在枭矶之上。世间万事似乎都是命中注定,再次来到这里才醒悟到过去的错误。我身受这微薄的官职束缚,又该在哪里躲避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呢?

发于湖注释

  • 发于湖: 从湖上出发。发,出发,动身。于,介词,从。
  • 断岸: 陡峭的岸边。
  • 收潢潦: 收敛上涨的湖水。潢潦,雨后积水。
  • 苍烟: 青色的烟雾。
  • 翠微: 青翠的山色,指山峦。
  • 众帆: 很多的船帆。
  • 鹁港: 鹁鸪港,地名,可能指湖边一处停船的港口。
  • 孤塔: 孤零零的宝塔。
  • 枭矶: 枭鸟栖息的岩石,可能指湖中的礁石。矶,水边突出的岩石。
  • 万事皆前定: 世间万事似乎都是命中注定。
  • 重来悟昨非: 再次来到这里才醒悟到过去的错误。昨非,过去的错误。
  • 縻: 束缚,羁绊。
  • 薄爵: 微薄的官职。
  • 何处避危机: 在哪里躲避危机?

发于湖讲解

这首诗是作者李兼在湖上所作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仕途的担忧。

首联描写了雨后湖边的景色,展现了湖水的退去和山峦的显现,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清新的基调。

颔联描绘了湖上热闹的景象,众多的船帆竞相驶向港口,孤零零的宝塔矗立在礁石之上,动静结合,展现了湖面的生机。

颈联是全诗的转折,诗人感叹世间万事似乎都是命中注定,再次来到这里才醒悟到过去的错误。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悔恨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担忧,诗人身受微薄的官职束缚,却不知道该在哪里躲避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。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。

全诗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仕途的复杂情感。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,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,是一首富有内涵的诗作。

李兼[清代]

(?—791)唐陇西人。玄宗天宝中,仕为校书郎。后为州司马,累迁大州刺史。代宗大历十四年,自秘书少监兼侍御史授鄂州刺史、当州防御使。德宗建中三年,改鄂、岳、沔三州观察防御使,讨梁崇义。襄阳平,加左散骑常侍。旋又副曹王皋讨李希烈,以泾原乱,遂止。贞元元年,为江西观察使。罢省军士,收其资粮,以为月进,希固恩宠。又进六尺高银瓶。人以此少之。七年,征拜国子祭酒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341e9d3d81a178f73ef4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