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兼的诗>水阳道中>

水阳道中,李兼水阳道中全诗,李兼水阳道中古诗,水阳道中翻译,水阳道中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清代] 李兼

落日河西岸,春风水北桥。
地迂帆影转,石出涨痕销。
浊酿淋茅滓,頳鳞贯柳条。
几年安稳处,才幸适今朝。

水阳道中译文

夕阳西下,余晖洒在河西岸边;和煦春风吹拂,轻柔拂过水北桥头。 地势迂回,船帆的影子也随之转动;河水消退,石头显露出曾经上涨的痕迹。 用茅草过滤浊酒,淋漓滴下;用柳条串起红色的鱼儿。 这几年一直漂泊不定,今天才算幸运地安定下来。

水阳道中注释

  • 水阳:古县名,在今安徽宣城一带。李兼当时任宣城县令。
  • 河西岸:河流西边的岸边。
  • 水北桥:河流北边的桥梁。
  • 迂:曲折,弯曲。
  • 涨痕销:河水上涨的痕迹消退。
  • 浊酿:指浑浊的米酒。
  • 淋茅滓:用茅草过滤酒糟。淋,过滤的意思。茅滓,茅草做的过滤物。
  • 頳鳞:红色的鱼鳞。頳(chēng),红色。
  • 贯柳条:用柳条穿起来。
  • 才幸适今朝:才算幸运地适应了今天的安定生活。适,适应。

水阳道中讲解

这首诗是李兼在水阳道中所作,描绘了水阳道中的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。

首联描写了夕阳西下和春风拂面的景象,奠定了诗歌的基调。诗人以“落日”、“春风”等意象,营造了一种宁静、平和的氛围。

颔联描写了水阳道中的具体景物。“地迂帆影转”一句,写出了水阳道地势的曲折,船帆的影子也随着地势的变化而转动,富有动感。“石出涨痕销”一句,写出了河水消退,石头显露出曾经上涨的痕迹,暗示了时间的流逝。

颈联描写了诗人饮酒食鱼的情景。“浊酿淋茅滓”一句,写出了诗人饮用的酒是自己酿造的浊酒,用茅草过滤,更显其淳朴。“頳鳞贯柳条”一句,写出了诗人将红色的鱼儿用柳条串起来,准备烧烤食用,充满了生活气息。

尾联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。“几年安稳处,才幸适今朝”一句,写出了诗人几年来一直漂泊不定,今天才算幸运地安定下来,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珍惜和感慨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,意境清新优美,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。全诗以景衬情,情景交融,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自然。诗中对水阳道中景物的描写,也反映了当时水阳道一带的自然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。

李兼[清代]

(?—791)唐陇西人。玄宗天宝中,仕为校书郎。后为州司马,累迁大州刺史。代宗大历十四年,自秘书少监兼侍御史授鄂州刺史、当州防御使。德宗建中三年,改鄂、岳、沔三州观察防御使,讨梁崇义。襄阳平,加左散骑常侍。旋又副曹王皋讨李希烈,以泾原乱,遂止。贞元元年,为江西观察使。罢省军士,收其资粮,以为月进,希固恩宠。又进六尺高银瓶。人以此少之。七年,征拜国子祭酒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0e69adf3856f6944b0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