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黎廷瑞的诗>古离别>

古离别,黎廷瑞古离别全诗,黎廷瑞古离别古诗,古离别翻译,古离别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黎廷瑞

迢递君远游,缠绵妾孤伤。
年年望君还,悠悠空断肠。
我愿陵成江,有车不得襄。
江复变为陆,无水通舟航。
成江路还通,变陆路更长。
安得微贱躯,乘几堕君傍。
化为舟与车,载君还故乡。

古离别译文

你远行之路漫长而遥远,我孤单一人,缠绵病榻,倍感哀伤。年年盼望你归来,悠悠岁月里,只有空自断肠。

我愿陵墓化为滔滔江水,让载你的车辆无法渡江。即使江水复又变成陆地,也没有水路可行舟航。

陵墓成江,道路终究还能疏通;陆地无水,路途只会更加漫长。怎样才能让我这卑微之身,攀附于车轼之上,堕落在你身旁?

我愿化为舟与车,载你返回故乡。

古离别注释

  • 迢递:遥远。
  • 缠绵:病困。
  • 妾: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。
  • 悠悠:长久。
  • 断肠:极度悲伤。
  • 陵:指坟墓。
  • 襄:渡过。
  • 舟航:船只航行。
  • 安得:怎么能够。
  • 微贱躯:卑微的身体。
  • 几:车轼,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。
  • 堕:坠落,依附。
  • 傍:同“旁”,旁边。
  • 故乡:指家乡。

古离别讲解

《古离别》是黎廷瑞创作的一首描写离别之苦的诗歌。全诗以一个女子思念远行丈夫的口吻,倾诉了她深沉的思念和无法排解的痛苦。

首联“迢递君远游,缠绵妾孤伤”,开篇点明离别的主题,交代了丈夫远游,妻子缠绵病榻,孤单悲伤的处境。“迢递”和“缠绵”两个词语,分别突出了离别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长度,以及女子身心的煎熬。

颔联“年年望君还,悠悠空断肠”,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对丈夫归来的期盼和徒劳无功的失望。“年年”和“悠悠”相呼应,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绵长。“空断肠”则表达了女子极度悲伤的心情。

颈联“我愿陵成江,有车不得襄。江复变为陆,无水通舟航”,是全诗想象力最为丰富的部分。女子为了阻止丈夫远行,不惜幻想陵墓化为江水,阻止车辆通行。即使江水复原,也要让陆地无水,断绝水路,以此来表达她对丈夫的强烈依恋和不舍。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,将女子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。一方面,她希望丈夫能够功成名就,另一方面,又不忍心承受离别之苦。这种复杂的心理,通过奇特的想象得以充分展现。

尾联“成江路还通,变陆路更长。安得微贱躯,乘几堕君傍。化为舟与车,载君还故乡”,则表达了女子强烈的愿望和决心。即使陵墓成江,道路最终还是会疏通;陆地无水,路途只会更加漫长。女子渴望能够依附在丈夫的车轼之上,跟随他远行。甚至幻想自己化为舟与车,载着丈夫返回故乡。这充分体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,以及她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勇气和决心。

全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如夸张、比喻等,将女子思念丈夫的痛苦和渴望团聚的强烈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,感人至深。诗中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表达,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才华。

黎廷瑞[宋代]

黎廷瑞(1250年~1308年),字祥仲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度宗成淳七年(1271)赐同进士出身,时年二十二。授肇庆府司法参车,需次未上。宋亡,幽居山中十年,与吴存、徐瑞等遥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摄本郡教事。凡五年。退后不出,更号俟庵。武宗至大元年卒。有《芳洲集》三卷,收入清史简编《鄱阳五家集》中。事见本集卷首小传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272c3ed28218f4ea0db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