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陆文圭的诗>奉和子华秋怀四首其一>

奉和子华秋怀四首其一,陆文圭奉和子华秋怀四首其一全诗,陆文圭奉和子华秋怀四首其一古诗,奉和子华秋怀四首其一翻译,奉和子华秋怀四首其一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元代] 陆文圭

得志瘳民瘼,何期与顾过。
青灯疏简册,黄土污征衣。
道路嗟于役,山川赋式微。
秋风动虚与,应不路危机。

奉和子华秋怀四首其一译文

当官本想解除百姓的疾苦,怎料想却与顾盼自雄者为伍。 青灯下埋首于稀疏的典籍,黄土尘污浊了远征的衣裳。 道路上叹息着徭役的繁重,山川也似乎在吟诵着国运的衰微。 秋风吹动空虚的茅屋,想必不会再有什么危机了吧。

奉和子华秋怀四首其一注释

  • 奉和:用原诗韵和原诗内容作诗。
  • 子华:指陆文圭的朋友。
  • 秋怀:秋日的情怀。
  • 瘳(chōu):病愈,引申为解除、减轻。
  • 民瘼(mò):百姓的疾苦。
  • 何期:怎料到,哪里想到。
  • 顾:顾盼自雄,指自命不凡、得意洋洋的人。
  • 疏简册:稀疏的典籍,形容官场清闲。
  • 黄土:指征战之地。
  • 污:玷污,这里指沾染。
  • 征衣:远征的衣裳。
  • 于役:指徭役。
  • 式微:《诗经》篇名,多用来比喻衰败。
  • 虚与:空虚的茅屋。与,通“宇”,屋宇。
  • 应不:大概不会。

奉和子华秋怀四首其一讲解

这首诗是陆文圭奉和友人的一首秋日抒怀之作。诗人原本希望通过做官来减轻百姓的痛苦,然而现实却与理想背道而驰,他身不由己地与一些自命不凡的人为伍,只能在清闲的官场中埋首于典籍。长期的征战使他的衣裳沾满了黄土,道路上百姓因徭役而叹息,山川也似乎在吟诵着国运的衰微。在萧瑟的秋风中,诗人身处空虚的茅屋,发出对未来的疑问,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,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。

诗中“得志瘳民瘼,何期与顾过”一句,概括了诗人入仕为官的初衷与现实的落差,表达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。而“道路嗟于役,山川赋式微”一句,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,百姓生活困苦,国家局势衰微。全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。

陆文圭[元代]

陆文圭(1252~1336),元代文学家。字子方,号墙东,江阴(今属江苏)人。博通经史百家,兼及天文、地理、律历、医药、算术之学。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,“墙东”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。西汉末年,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,当牛侩(买卖牛的中间人)以自隐。当时人们称他为“避世墙东王君公”。见《后汉书·逄萌传》。后来以“墙东避世”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,“墙东”指隐居之地。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,对于这个雅号,他自己也欣然接受,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《墙东类稿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f03d8cb0f6ae6eea95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