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流芳的诗>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>

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,李流芳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全诗,李流芳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古诗,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翻译,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明代] 李流芳

归装出西湖,间道向黄鹤。
屡愆桐坞期,偶遂龙居诺。
轻舟凌晨风,遥山满晴郭。
丹林尚可数,寒条纷无托。
披松指微径,听水扪暗壑。
新构争远势,平台揽摇落。
霜余山容浅,天清海气薄。
暂歇尘劳心,始知寂灭乐。

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译文

整理行装离开西湖,走小路前往黄鹤楼。多次耽误了去桐坞的约定,偶然实现了到龙居的承诺。轻舟在凌晨的风中行驶,远处山峦布满晴朗的城郭。红色树林还依稀可见,寒冷的树枝纷纷没有依托。拨开松树指示隐约的小路,倾听流水摸索幽暗的山谷。新建的楼阁争着占据远处地势,平台揽尽摇摇欲坠的秋色。霜后山色显得清浅,晴朗天空下海气稀薄。暂时放下尘世的劳苦之心,才开始领悟寂静空无的乐趣。

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注释

  • 皋亭、龙居湾、永庆禅院:均为地名,在今浙江杭州附近。
  • 濂、澄心、恒可:皆为诗人的朋友,应为僧人法号。
  • 归装:整理好的行装。
  • 间道:小路,偏僻的道路。
  • 黄鹤:指黄鹤山。
  • 愆(qiān):耽误。
  • 桐坞(wù):地名,在杭州西湖附近。
  • 龙居:地名,即龙居湾。
  • 诺:承诺,应允。
  • 晴郭:晴朗的城郭。
  • 丹林:红色的树林,指秋天的枫树等。
  • 寒条:寒冷的树枝。
  • 托:依托,依靠。
  • 扪(mén):摸,用手抚摸。
  • 暗壑(hè):幽暗的山谷。
  • 新构:新修建的楼阁。
  • 远势:远处的地势。
  • 摇落:指草木凋零,秋景衰败。
  • 霜余:霜后。
  • 海气:海上的水气。
  • 寂灭:佛教用语,指超脱生死轮回,达到涅槃的境界。

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讲解

这首诗是李流芳游览皋亭、龙居湾的永庆禅院,并与友人濂、澄心、恒可等一同住宿时所作。诗中描绘了秋日山林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,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,追求清静闲适的心境。

  • 首联点明行程,诗人从西湖出发,取道前往黄鹤楼,暗示了游览的地点和方向。
  • 颔联交代了此行的缘由,因为多次耽误了去桐坞的约定,所以这次特意实现了到龙居的承诺。
  • 颈联描绘了沿途所见的景色,轻舟在晨风中行驶,远处山峦遍布,红色的树林依稀可见,寒冷的树枝显得孤立无助。诗人还描写了拨开松树寻找小路,倾听流水摸索山谷的细节,使景色更加生动。
  • 颈联写永庆禅院的景象,新建的楼阁争着占据远处地势,平台可以饱览秋日衰败的景色,写出了禅院的清幽和视野的开阔。
  • 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感受,霜后山色显得清浅,晴朗天空下海气稀薄,诗人暂时放下尘世的劳苦之心,才开始领悟寂静空无的乐趣,表达了诗人对佛家思想的向往和对清静生活的追求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描写细腻生动,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,追求清静闲适的心境,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普遍的避世思想。

李流芳[明代]

李流芳(1575~1629)明代诗人、书画家。字长蘅,一字茂宰,号檀园、香海、古怀堂、沧庵,晚号慎娱居士、六浮道人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,侨居嘉定(今属上海市)。三十二岁中举人,后绝意仕途。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,风格清新自然。与唐时升、娄坚、程嘉燧合称“嘉定四先生”。擅画山水,学吴镇、黄公望,峻爽流畅,为“画中九友”之一。亦工书法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139173fb1a8ebd877b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