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流芳的诗>送汪伯昭游白门伯昭将自京口至栖霞寺因忆旧>

送汪伯昭游白门伯昭将自京口至栖霞寺因忆旧,李流芳送汪伯昭游白门伯昭将自京口至栖霞寺因忆旧全诗,李流芳送汪伯昭游白门伯昭将自京口至栖霞寺因忆旧古诗,送汪伯昭游白门伯昭将自京口至栖霞寺因忆旧翻译,送汪伯昭游白门伯昭将自京口至栖霞寺因忆旧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明代] 李流芳

紫藤峰下麓公房,松户阴阴岭月凉。
若到都门宜晓骑,姚坊廿里稻花香。

送汪伯昭游白门伯昭将自京口至栖霞寺因忆旧译文

在紫藤峰下的麓公房,松树掩映的门户显得幽深,山岭上的月色清凉。你如果到了京城,最好在清晨骑马出行,姚坊一带二十里路,都弥漫着稻花的香气。

送汪伯昭游白门伯昭将自京口至栖霞寺因忆旧注释

  • 汪伯昭:作者的朋友,具体生平不详。
  • 白门:南京的别称,因其城门用白色涂饰而得名。
  • 京口:今江苏镇江。
  • 栖霞寺:位于南京东北的栖霞山上,是著名的佛教寺庙。
  • 紫藤峰:栖霞山中的一座山峰。
  • 麓公房:栖霞寺中的僧房。麓公,指住在该僧房的僧人。
  • 都门:指京城,这里指南京。
  • 姚坊:南京城外的一个地名。
  • 廿:二十。

送汪伯昭游白门伯昭将自京口至栖霞寺因忆旧讲解

这是一首送别诗,表达了诗人李流芳对友人汪伯昭的惜别之情和对友人旅途的关切。诗歌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充满了生活气息。

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环境。“紫藤峰下麓公房,松户阴阴岭月凉”,诗人首先交代了送别地点在栖霞寺的麓公房,周围环境幽静清凉。紫藤峰、松户、山岭、月色等意象,营造出一种清幽、淡雅的氛围,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谊如同这环境一样,纯洁而高雅。

颔联交代了友人的去向和行程。“若到都门宜晓骑,姚坊廿里稻花香”,诗人想象友人到达南京后的情景,建议他清晨骑马出行,因为姚坊一带稻花盛开,香气扑鼻。这一联充满了生活气息,展现了南京郊外的田园风光,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和祝福。诗人用“宜晓骑”三个字,既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心,也暗示了友人旅途的悠闲和舒适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,意境清新优美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,也展现了南京郊外的秀丽风光。诗歌充满了生活气息,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自然。

李流芳[明代]

李流芳(1575~1629)明代诗人、书画家。字长蘅,一字茂宰,号檀园、香海、古怀堂、沧庵,晚号慎娱居士、六浮道人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,侨居嘉定(今属上海市)。三十二岁中举人,后绝意仕途。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,风格清新自然。与唐时升、娄坚、程嘉燧合称“嘉定四先生”。擅画山水,学吴镇、黄公望,峻爽流畅,为“画中九友”之一。亦工书法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4c385b1b2b9e89af37e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