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咸用的诗>同友生春夜闻雨>

同友生春夜闻雨,李咸用同友生春夜闻雨全诗,李咸用同友生春夜闻雨古诗,同友生春夜闻雨翻译,同友生春夜闻雨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咸用

春雨三更洗物华,乱和丝竹响豪家。
滴繁知在长条柳,点重愁看破朵花。
檐静尚疑兼雾细,灯摇应是逐风斜。
此时童叟浑无梦,为喜流膏润谷芽。

同友生春夜闻雨译文

春雨在三更时分洗涤着万物的美好,雨声夹杂着远处豪门大户传来的丝竹音乐声。听那密集的雨滴声,我知道它落在了长长的柳条上;看着那沉重的雨点,真叫人为那被打落的花朵感到担忧。屋檐下雨声静悄悄的,还以为是伴着细雾一同降临;灯光摇曳不定,应该是被风吹得倾斜了。此时此刻,老老少少都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,他们高兴的是这如油的春雨滋润着破土而出的谷芽。

同友生春夜闻雨注释

  • 同友生:和友人一起。
  • 物华:万物的美好。
  • 三更:古代计时,一夜分为五更,三更指半夜十一点到一点。
  • 乱和:夹杂。
  • 丝竹:泛指音乐。
  • 豪家:富贵人家。
  • 滴繁:雨滴密集。
  • 长条柳:指柳树长长的枝条。
  • 点重:雨点沉重。
  • 破朵花:指被打落的花朵。
  • 檐静:屋檐下雨声小。
  • 兼雾细:兼有细雾。
  • 灯摇:灯光摇曳。
  • 逐风斜:被风吹得倾斜。
  • 童叟:儿童和老人,泛指所有人。
  • 浑无梦:完全没有梦境,指睡得很熟。
  • 流膏:比喻像油脂一样的雨水,形容雨水滋润。
  • 润谷芽:滋润谷物的嫩芽。

同友生春夜闻雨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春夜雨景,并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悦之情。全诗意境清新,语言朴实,却饱含着诗人对百姓的关爱。

首联点明时间、地点和环境。“春雨三更洗物华”,点明时间是春夜三更,地点是和朋友在一起。春雨洗涤万物,给大地带来了生机。“乱和丝竹响豪家”,写雨声夹杂着远处豪门大户传来的音乐声,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的清贫生活。

颔联通过听觉和视觉描写雨景。“滴繁知在长条柳”,通过密集的雨滴声判断雨落在柳树上。“点重愁看破朵花”,看到沉重的雨点打落花朵,诗人产生了怜惜之情。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。

颈联继续描写雨景。“檐静尚疑兼雾细”,屋檐下雨声渐小,诗人感觉雨中还夹杂着细雾。“灯摇应是逐风斜”,灯光摇曳不定,是因为被风吹斜了。这两句描写了雨后的宁静和微风。

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春雨的喜悦之情。“此时童叟浑无梦”,此时此刻,老老少少都已进入梦乡,说明雨夜十分宁静。“为喜流膏润谷芽”,诗人高兴的是这如油的春雨滋润着破土而出的谷芽。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百姓的关爱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夜雨景,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悦之情,以及对百姓的关爱,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。诗歌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读来令人心旷神怡。

李咸用[唐代]

李咸用,唐,生卒年不详。族望陇西(今甘肃临洮)。习儒业,久不第,曾应辟为推官。因唐末乱离,仕途不达,遂寓居庐山等地。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《唐李推官披沙集序》、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九、《唐才子传》卷一〇《殷文圭》附。咸用工诗,尤擅乐府、律诗。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。为善写“征人凄苦之情”,有“国风之遗音,江左之异曲”(《唐李推官披沙集序》)。辛文房则诋为“气格卑下”(《唐才子传》)。与修睦、来鹏等有交谊,时有唱酬。作诗颇多,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九著录《披沙集》6卷。《全唐诗》存诗3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2a8399b50511be02f0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