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言史的诗>牧马泉>

牧马泉,刘言史牧马泉全诗,刘言史牧马泉古诗,牧马泉翻译,牧马泉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言史

平沙漫漫马悠悠,弓箭闲抛郊水头。
鼠毛衣里取羌笛,吹向秋天眉眼愁。

牧马泉译文

广阔的沙漠一望无际,马儿悠闲地漫步。弓箭随意地丢在一旁,靠近郊外的水边。从用鼠毛缝制的皮袄里取出羌笛,吹奏着,笛声悠扬,却带着淡淡的忧愁,眉宇间也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绪。这愁绪,像秋天一样,无边无际。

牧马泉注释

  • 平沙: 平坦的沙地,指沙漠。
  • 漫漫: 广阔无边的样子。
  • 悠悠: 闲适,缓慢的样子。
  • 郊水头: 郊外的水边。
  • 鼠毛衣: 用鼠毛缝制的衣服,指少数民族的服装。
  • 羌笛: 羌族的一种乐器,用竹管制成。
  • 眉眼愁: 眉宇间带着愁容。

牧马泉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塞外牧马的场景,展现了牧人闲适而略带忧愁的生活。首句“平沙漫漫马悠悠”勾勒出一幅广阔而宁静的画面,平坦的沙地无边无际,马儿悠闲地漫步,营造出一种悠扬的氛围。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人物,而是通过“弓箭闲抛郊水头”这一细节,暗示了牧人生活的平静和安逸。

后两句是诗歌的重点,诗人描写了牧人从“鼠毛衣里取羌笛”,吹奏着带有忧愁的曲调。羌笛是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,它的声音往往带着苍凉和悲壮,而“眉眼愁”则直接点明了牧人的内心世界。这种愁绪可能来自于对家乡的思念,也可能来自于对未来的迷茫,诗人并没有明确指出,而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。

整首诗语言朴实,意境深远,通过对塞外风光和牧人生活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边疆人民的关怀和对和平安宁的向往。诗中“鼠毛衣”、“羌笛”等意象,也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,使诗歌更具感染力。

刘言史[唐代]

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b4d8e91864d118685c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