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子翚的诗>过楚怀王庙>

过楚怀王庙,刘子翚过楚怀王庙全诗,刘子翚过楚怀王庙古诗,过楚怀王庙翻译,过楚怀王庙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刘子翚

割据销残运,并吞息战尘。
遗民犹悯楚,三户欲亡秦。
念昔怀王立,潜图霸业新。
降颜欣接士,薄伐屡窥邻。
慷慨心何壮,囏难势未伸。
干戈怜暴骨,玉帛更和亲。
末路人多诈,轻谋祸及身。
单车行凛栗,伏甲变逡巡。
鹿走章台下,龙沉渭水滨。
素棺归惨淡,故老恨酸辛。
岁月今何在,兴亡迹已陈。
愁阴生古庙,翠蔓锁重堙。
有客投清酹,临江忆放臣。
听谗虽主惑,多难亦时屯。
愤气摩星斗,哀词动鬼神。
飘零琼玉佩,寂寞蕙兰春。
毁誉千年定,穷通一死均。
招魂嗟已矣,抱石想漂沦。
恋恋空回首,行行欲问津。
潸然忧国泪,今古独醒人。

过楚怀王庙译文

割据的局面已经消亡,残余势力也被清除,兼并战争也停止了,战乱平息。遗留的百姓仍然怜悯楚国,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也想要灭掉秦国。回想当初怀王继位,暗自谋划着重振霸业。他放下身段,高兴地接纳贤士,多次发动小规模的战争来窥探邻国。他的内心是多么慷慨激昂,然而艰难的局势却未能让他施展抱负。他怜惜战争中暴露的尸骨,用玉帛来换取和平。到了晚年,身边的人多是奸诈之辈,轻率的谋划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灾祸。他乘坐着单薄的车子出行,心中充满了恐惧,埋伏的士兵突然出现,让他惊慌失措。秦朝的鹿在章台宫下奔跑,而楚国的龙却沉没在渭水河边。运回的只有凄惨的素色棺材,年老的百姓们充满了怨恨和悲伤。过去的岁月如今又在哪里呢?兴盛和衰亡的痕迹都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。愁云笼罩着古老的楚怀王庙,翠绿的藤蔓缠绕着层层堆积的坟墓。有客人在江边洒酒祭奠,追忆当年被流放的屈原。怀王听信谗言虽然是由于君主的昏聩,但多次遭受磨难也是因为时运不济。他的愤恨之气可以直冲星空,悲哀的辞藻足以感动鬼神。他像飘零的琼玉佩一样流落他乡,也像寂寞的春日里凋零的蕙兰。对他的毁誉已经经过了千年的评判,无论命运是困厄还是亨通,最终都归于一死,没有区别。招魂的仪式已经结束了,只能想象屈原抱着石头沉入汨罗江的情景。依依不舍地空自回头,一步一步地想要询问渡口的所在。我潸然流下忧国忧民的眼泪,自古以来,只有我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清醒的人啊!

过楚怀王庙注释

  • 割据销残运,并吞息战尘: 指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已经结束,秦始皇统一六国,结束了连年战乱。
  • 三户欲亡秦: 典出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,意指楚国即使只剩下很少的人,也要灭掉秦国。
  • 怀王立: 指楚怀王继位。楚怀王在位期间,曾一度重用屈原,图谋复兴楚国。
  • 降颜欣接士: 指楚怀王放下架子,礼贤下士,接纳贤士。
  • 薄伐屡窥邻: 指楚怀王多次发动小规模的战争来窥探邻国,试图扩张势力。
  • 囏难势未伸: 囏,同“艰”,艰难。指楚怀王面临的局势艰难,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。
  • 干戈怜暴骨: 指楚怀王怜惜战争中暴露的尸骨,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。
  • 玉帛更和亲: 指楚怀王用玉帛来换取和平,试图通过和亲来维护国家的稳定。
  • 末路人多诈: 指楚怀王晚年,身边的人多是奸诈之辈。
  • 轻谋祸及身: 指楚怀王轻率的谋划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灾祸。
  • 单车行凛栗: 指楚怀王乘坐着单薄的车子出行,心中充满了恐惧。
  • 伏甲变逡巡: 指埋伏的士兵突然出现,让楚怀王惊慌失措。逡巡,指迟疑不决,徘徊不前。
  • 鹿走章台下: 章台,秦宫名,在今陕西西安。鹿走章台下,比喻秦朝灭亡。
  • 龙沉渭水滨: 渭水,河流名,流经陕西。龙沉渭水滨,比喻楚国衰落。
  • 素棺归惨淡: 指楚怀王客死秦国,运回的只有凄惨的素色棺材。
  • 故老恨酸辛: 指年老的百姓们充满了怨恨和悲伤。
  • 兴亡迹已陈: 指兴盛和衰亡的痕迹都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。
  • 愁阴生古庙: 指愁云笼罩着古老的楚怀王庙。
  • 翠蔓锁重堙: 指翠绿的藤蔓缠绕着层层堆积的坟墓。堙,指坟墓。
  • 有客投清酹: 指有客人在江边洒酒祭奠。
  • 临江忆放臣: 指追忆当年被流放的屈原。
  • 听谗虽主惑: 指楚怀王听信谗言虽然是由于君主的昏聩。
  • 多难亦时屯: 指多次遭受磨难也是因为时运不济。
  • 愤气摩星斗: 指楚怀王的愤恨之气可以直冲星空。
  • 哀词动鬼神: 指楚怀王的悲哀的辞藻足以感动鬼神。
  • 飘零琼玉佩,寂寞蕙兰春: 比喻楚怀王像飘零的琼玉佩一样流落他乡,也像寂寞的春日里凋零的蕙兰。
  • 毁誉千年定: 指对楚怀王的毁誉已经经过了千年的评判。
  • 穷通一死均: 指无论命运是困厄还是亨通,最终都归于一死,没有区别。
  • 招魂嗟已矣: 指招魂的仪式已经结束了。
  • 抱石想漂沦: 指只能想象屈原抱着石头沉入汨罗江的情景。
  • 问津: 指询问渡口的所在。典出《论语·微子》,比喻寻求出路。
  • 独醒人: 指只有我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清醒的人啊!

过楚怀王庙讲解

这首诗是刘子翚凭吊楚怀王庙而作,表达了对楚怀王一生的惋惜和对国家兴亡的感慨。诗歌首先回顾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,以及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。接着,诗人描写了楚怀王继位后,试图复兴楚国的种种努力,以及最终失败的悲剧。诗歌表达了对楚怀王的同情,也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。

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,例如:

  • 典故: 诗歌中引用了“三户亡秦”、“鹿走章台”等典故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。
  • 比喻: 诗歌中将楚怀王比作“飘零琼玉佩”、“寂寞蕙兰春”,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楚怀王的悲惨命运。
  • 对比: 诗歌将楚怀王的“慷慨心”与“囏难势”进行对比,突出了楚怀王的悲剧性。
  • 反问: 诗歌结尾的反问“岁月今何在,兴亡迹已陈”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。

总而言之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忧患意识的诗歌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。

刘子翚[宋代]

刘子翚(huī)(1101~1147)宋代理学家。字彦冲,一作彦仲,号屏山,又号病翁,学者称屏山先生。建州崇安(今属福建)人,刘韐子,刘子羽弟。以荫补承务郎,通判兴化军,因疾辞归武夷山,专事讲学,邃于《周易》,朱熹尝从其学。著有《屏山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7e6d02c3456c980ce7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