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兼的诗>偶闻官吏举请 辄有一篇寄从弟舍人>

偶闻官吏举请 辄有一篇寄从弟舍人,刘兼偶闻官吏举请 辄有一篇寄从弟舍人全诗,刘兼偶闻官吏举请 辄有一篇寄从弟舍人古诗,偶闻官吏举请 辄有一篇寄从弟舍人翻译,偶闻官吏举请 辄有一篇寄从弟舍人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兼

官吏潜陈借寇词,宦情乡梦两相违。
青城锦水无心住,紫阁莲峰有意归。
张翰鲈鱼因醉忆,孟光书信近春稀。
黄茅瘴色看看起,贪者犹疑别是机。

偶闻官吏举请 辄有一篇寄从弟舍人译文

官吏们暗地里陈述着借寇邀功的言辞,身在宦途的心情与思念家乡的梦想相互违背。 无心居住在青城山和锦江之畔,却有意归隐于紫阁山和莲花峰。 想起了张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,而孟光寄来的书信在春天里也渐渐稀少。 黄茅瘴气眼看就要升起,那些贪婪的人却还以为这是另外一种机会。

偶闻官吏举请 辄有一篇寄从弟舍人注释

  • 偶闻:偶然听到。
  • 官吏:指在朝廷为官的人。
  • 举请:指举荐选拔。
  • 辄:就,总是。
  • 从弟:堂弟。
  • 舍人:官名,在中书省掌管文书。
  • 潜陈:暗地里陈述。
  • 借寇词:指官吏捏造敌情,以便邀功请赏的言辞。
  • 宦情:做官的心情。
  • 乡梦:思念家乡的梦。
  • 青城:山名,在四川灌县西南。
  • 锦水:指流经成都的锦江。
  • 紫阁:山名,在陕西户县南。
  • 莲峰:指华山莲花峰。
  • 张翰:西晋文学家,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。
  • 孟光:东汉贤士梁鸿之妻,以贤淑闻名。
  • 黄茅瘴色:指南方瘴气。黄茅,指茅草枯黄时节,瘴气易发。
  • 看看:眼看。
  • 贪者:贪婪的人。
  • 别是机:另外一种机会。

偶闻官吏举请 辄有一篇寄从弟舍人讲解

这首诗是刘兼偶然听到官吏们为了邀功而捏造敌情,有感而发写给堂弟刘舍人的。诗中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的黑暗,渴望归隐田园的心情。

首联点明时事,揭露了官场的黑暗。“官吏潜陈借寇词,宦情乡梦两相违”,官吏们为了升官发财,不惜捏造敌情,这种行为令人不齿。而诗人身在官场,内心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,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感到痛苦。

颔联写诗人渴望归隐的心情。“青城锦水无心住,紫阁莲峰有意归”,诗人无心留恋繁华的都市生活,渴望归隐到山林之中,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。青城山和锦江是四川的名胜,而紫阁山和莲花峰则是道教名山,诗人向往的是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。

颈联用典抒情。“张翰鲈鱼因醉忆,孟光书信近春稀”,诗人想起了张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的故事,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而孟光寄来的书信在春天里也渐渐稀少,暗示了诗人与家乡亲人的联系正在逐渐减少,这让他感到更加孤独。

尾联揭示世态,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担忧。“黄茅瘴色看看起,贪者犹疑别是机”,黄茅瘴气即将升起,预示着危险的到来,而那些贪婪的人却还以为这是另外一种机会,这种贪婪和无知令人感到可悲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黑暗,渴望归隐田园的心情,同时也揭露了官场的黑暗和人性的贪婪,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,也使诗歌更具表现力。

刘兼[唐代]

刘兼,[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](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)字不详,长安人,官荣州刺史。兼著有诗一卷,(《全唐诗》)传于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c77b44dd29d168fbfc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