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乐雷发的诗>拟长沙访姚雪蓬至永返赋此为寄>

拟长沙访姚雪蓬至永返赋此为寄,乐雷发拟长沙访姚雪蓬至永返赋此为寄全诗,乐雷发拟长沙访姚雪蓬至永返赋此为寄古诗,拟长沙访姚雪蓬至永返赋此为寄翻译,拟长沙访姚雪蓬至永返赋此为寄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乐雷发

今傍南轩住,应知理趣精。
通书多似易,论语不言诚。
拟欲听微论,犹能慰别情。
江湖风浪隔,肠断楚鸿声。

拟长沙访姚雪蓬至永返赋此为寄译文

如今你住在南轩旁边,想必深知其中精妙的理趣。通晓的书籍很多就像研易一样,读《论语》也不过多谈论“诚”。本想聆听你精微的见解,或许还能宽慰离别之情。无奈江湖风浪阻隔,听着楚地鸿雁的叫声,令人肝肠寸断。

拟长沙访姚雪蓬至永返赋此为寄注释

  • 拟长沙访姚雪蓬至永返赋此为寄: 打算去长沙拜访姚雪蓬,到了永州后返回,写下这首诗寄给他。拟,打算。雪蓬,姚雪蓬,作者的朋友。永,永州。
  • 南轩: 指书房或居室的南窗。古人常于南窗下读书,故以南轩代指居所。
  • 理趣: 指精妙的道理和趣味。
  • 通书多似易: 形容姚雪蓬通晓很多书籍,像研易一样精通。易,指《周易》。
  • 论语不言诚: 指读《论语》也不过多谈论“诚”。意谓朋友为人真诚,无需多言。
  • 微论: 精微的言论、见解。
  • 慰别情: 宽慰离别之情。
  • 江湖风浪隔: 江湖上的风浪阻隔,指路途遥远,难以相见。
  • 楚鸿声: 楚地的鸿雁叫声。鸿雁常被用来寄托思乡或离别之情。

拟长沙访姚雪蓬至永返赋此为寄讲解

这首诗是乐雷发写给朋友姚雪蓬的。诗人原本打算去长沙拜访姚雪蓬,但因故未能成行,于是在返回途中写下此诗寄托思念之情。

诗歌首联赞美姚雪蓬的学识和品格。“今傍南轩住,应知理趣精”点明姚雪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情趣,暗示其学识渊博。“通书多似易,论语不言诚”进一步赞扬姚雪蓬的学识和为人,用“易”来比喻其读书之广,用“不言诚”来表现其为人真诚。

颔联表达了诗人未能与朋友相见的遗憾之情。“拟欲听微论,犹能慰别情”表达了诗人想聆听姚雪蓬的见解,以慰藉离别之情。

颈联和尾联表达了诗人因路途阻隔而产生的思念之情。“江湖风浪隔,肠断楚鸿声”点明了阻隔的原因,并用“肠断楚鸿声”来表达诗人强烈的思念之情。诗人运用了“楚鸿”的意象,渲染了悲凉的气氛,使诗歌更具感染力。
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关怀之情。

乐雷发[宋代]

乐雷发(1210年2月11日-1271年11月16日),字声远,号雪矶,汉族,湖南宁远人。 南宋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。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,入选《宋百家诗存》、《南宋群贤小集》。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,其体裁包括七古、五古、七律、五律、七绝、五绝。很多诗,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,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、浓厚的屈原《离骚》遗风,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,他的民本思想,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。代表作有《雪矶丛稿》、《状元策》、《乌乌歌》、《舂陵道中望九疑》、《九疑紫霞洞歌》、《象岩铭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f3e85c0623aafab6bf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