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发蓬蓬戴小冠,客来欢喜爱供看。
鹤孙夜养翎犹湿,童子南归语尚蛮。
击磬花边禽醒悟,持经窗下竹平安。
自言薄有耕桑地,无事干人不出山。
大家都搜:
赠张高士译文
头上的短发蓬乱,随意戴着小帽,有客人来访时,总是很高兴,摆出所爱之物给客人欣赏。 夜晚精心喂养着小鹤,它的羽毛还带着湿润。 从南方回来的小童,说话还带着南方的口音。 在花边击打磬,惊醒了栖息的鸟儿;在窗下诵读经书,竹林也显得安宁。 张高士说自己略有田地可以耕种,没有事情不会去麻烦别人,安安静静地隐居在山中。
赠张高士注释
赠张高士讲解
这首诗是林昉赠给张高士的,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、生活清逸的高士形象。
首联写张高士的外貌和待客态度。“短发蓬蓬戴小冠”寥寥几笔,勾勒出一个不修边幅、安于清贫的隐士形象。“客来欢喜爱供看”则表现了他热情好客、与世无争的性格。
颔联写张高士的生活细节。“鹤孙夜养翎犹湿”描写他精心照料小鹤,体现了他的爱心和闲适的生活情趣。“童子南归语尚蛮”则暗示了张高士可能隐居在南方,也可能只是家中童仆来自南方。
颈联写张高士的日常活动。“击磬花边禽醒悟”描绘了他在花边击磬的场景,磬声清越,惊醒了栖息的鸟儿,更显环境的幽静。“持经窗下竹平安”则表现了他在窗下诵读经书,竹林也因此显得安宁,烘托出一种恬淡、平和的氛围。这两句动静结合,表现了隐士生活的雅致和禅意。
尾联点明张高士的生活状态和志趣。“自言薄有耕桑地,无事干人不出山”表明他自食其力,不求闻达,安于隐居的生活。他有自己的田地,可以维持生计,所以不轻易麻烦别人,也不愿意离开山林。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,突出了张高士的高尚品格和隐逸情怀。
总而言之,这首诗通过对张高士外貌、生活细节和日常活动的描写,展现了一个安贫乐道、与世无争的隐士形象,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和向往。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意境清新淡雅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3e9cc63fd90ef143ef92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