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昉的诗>题曾生古剑>

题曾生古剑,林昉题曾生古剑全诗,林昉题曾生古剑古诗,题曾生古剑翻译,题曾生古剑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昉

三尺非凡铁,年深铸字漫。
每寻闲处挂,不敢醉时看。
紫电光犹湿,苍蛟血未乾。
边秋方用武,莫恨致身难。

题曾生古剑译文

这柄剑绝非寻常的钢铁铸造而成,经历了漫长的岁月,剑身上的铭文已经模糊不清。我常常在空闲的时候将它取出来悬挂观赏,但却不敢在醉酒之后观看它。剑身闪耀着紫色的光芒,仿佛还带着湿润的水汽,又像是苍龙的鲜血还未完全干涸。边疆的秋季正需要用兵,不要遗憾自己难以施展抱负。

题曾生古剑注释

  • 三尺: 指剑的长度,也代指剑。
  • 非凡铁: 指不是普通的钢铁,形容剑的材质优良。
  • 年深铸字漫: 指年代久远,剑身上铸造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。漫,模糊不清。
  • 闲处: 闲暇的地方。
  • 紫电: 形容剑光,像紫色的闪电一样。
  • 犹湿: 好像还湿润着。
  • 苍蛟: 青色的蛟龙,形容剑的锋利和气势。
  • 血未乾: 鲜血还没有干涸,形容剑曾经经历过战斗,杀过敌人。
  • 边秋: 边疆的秋季。
  • 用武: 用兵,指发生战争。
  • 致身难: 难以施展抱负,难以报效国家。致身,献身,指为国家效力。

题曾生古剑讲解

这首诗描写了一把古剑,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效力,却又感到难以实现抱负的复杂心情。

诗的前四句描写剑的外观和作者对剑的态度。“三尺非凡铁,年深铸字漫”点明剑的材质非凡,年代久远,暗示了剑的历史和价值。“每寻闲处挂,不敢醉时看”则写出了作者对剑的珍视和敬畏,不敢轻易亵渎它。

接下来的四句描写剑的光芒和气势。“紫电光犹湿,苍蛟血未乾”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,将剑的光芒比作紫色的闪电,将剑的气势比作蛟龙的鲜血,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剑的锋利和威严,也暗示了剑曾经经历过血腥的战斗。

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愿望。“边秋方用武,莫恨致身难”点明了当时的时代背景,边疆战事频发,正是需要用兵的时候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效力,却又感到难以实现抱负的复杂心情。诗人劝慰自己不要遗憾难以施展抱负,暗示着或许时机尚未到来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随时准备为国效力的决心。

全诗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,通过对一把古剑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感慨。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如比喻、夸张等,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,富有感染力。

林昉[宋代]

林昉,字景初,号石田,粤(今广东)人。曾为释英《句云集》作序。宋亡不仕。与汪元量有交(《湖山类稿》卷一《客感和林石田》、卷四《答林石田见访有诗相劳》)。有《石田别稿》,已佚。今录诗十六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38197b8075f998443c13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