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廌的诗>荼醾洞>

荼醾洞,李廌荼醾洞全诗,李廌荼醾洞古诗,荼醾洞翻译,荼醾洞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廌

无华真国色,有韵自天香。
临风难自持,为舞白霓裳。

荼醾洞译文

没有浮华的装饰,却具有真正的国色天香,无需人为雕琢,天然就散发着清雅的香气。在风中摇曳,难以控制自己,像要穿起白色的霓裳翩翩起舞。

荼醾洞注释

  • 荼蘼(tú mí):一种蔷薇科植物,落叶蔓生灌木,开白色或淡黄色花,香气浓郁。荼蘼洞,指种植很多荼蘼花的洞穴。
  • 无华:没有浮华的装饰。
  • 真国色:真正的国色天香。形容花朵的颜色和香气都极佳。
  • 有韵:有风韵,有韵致。
  • 自天香:天然的香气。形容香气自然,不做作。
  • 临风:迎着风。
  • 难自持:难以控制自己。
  • 为舞:想要起舞。
  • 白霓裳:指白色的霓裳羽衣。霓裳羽衣是一种华丽的舞衣。这里借指荼蘼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。

荼醾洞讲解

这首诗描写了荼蘼花的优美姿态和高雅气质。诗人用简洁的语言,描绘出荼蘼花不事雕琢、自然天成的美丽。“无华真国色,有韵自天香”两句,赞美荼蘼花的美丽并非来自外在的装饰,而是源于其内在的品质和天然的韵致,突显了荼蘼花的高洁和优雅。“临风难自持,为舞白霓裳”两句,则将荼蘼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,比作身着白色舞衣的仙女,翩翩起舞,生动形象,富有动感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表达了诗人对荼蘼花的喜爱之情,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追求。诗中将荼蘼花比作不施粉黛的美人,突出了其天然之美,也暗示了诗人不慕虚华、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。

李廌[宋代]
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22ae964519e85f2156c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